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儿童小故事,课文通过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之后小鸭子又救助不会游泳的小公鸡的故事,告诉我们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读文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
教材倡导“多认少写,随文识字”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上先让学生看图说、读句子识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头饰。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急、直”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吗?(记得)现在老师出两个问题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1)谁在雪地里画了竹叶?(指名答)答对了,老师把那只会画竹叶的小鸡请到了教室里。看,(出示小公鸡图片)就是它,快来和它打个招呼。(贴到黑板上)(2)谁在雪地里画了枫叶?(指名答)对,老师把它也请到了教室里。(出示小鸭子图片)快来叫叫它的名字。(贴到黑板上)
2.看,老师在它们中间写一个字,你认识吗?(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新授
1.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9页,自己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记住它,老师什么时候喊“停”,你再停下来。(生自由读)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相信你一定把字音读准确了。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那我们就找四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眼睛看着书认真听,你们都是小评委。(指名读)
3.小评委进行评价
4.刚才听了他们四名同学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一定要认真听,听听老师怎样把课文中的小公鸡和小鸭子读活了。(师范读课文)
5.老师读完了,也请你评价一下。听了大家的评价,老师想,你们一定也能读得像老师一样好。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这次只读一遍就停下来。
6.看来大家都读完了。带着拼音的课文你会读了,没有拼音的句子你会读吗?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长句子)
(1)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的很欢。
(2)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3)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4)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谁来读这几句话?(指名分句读)句子里划线的字你认识吗?它和别的字交了朋友你还认识吗?(用不同的方法适时认读生字)
7.这些句子你们读得真不错,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快和你的同桌一起读一读。(大屏幕出示词语)
8.指名领读、齐读。
9.看来你们可真厉害!有一个小女孩想请你们帮帮她。她想到楼上去玩,妈妈说只有读对了楼梯上的字,才能让她上去玩,你能帮帮她吗?(课件出示楼梯及生字)请你大声读出楼梯上的字。
10.大家成功的帮助了这个小女孩,真棒!下面我们来做写字操,活动活动我们的小手指,准备写字。
11.大屏幕出示“也”、“他”、“地”
请同学们先观察这几个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都有“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师范写,生书空)再讲解“他”、“地”这两个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提醒双姿。
12.我们把今天认识的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请你再读课文,除了要把课文读流利,还要记住故事情节哟!
出示课本上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讲故事。
三、作业
把《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小鸭子和小公鸡之间的友情。
3.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识字;初步体会“吃得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吃得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教学用具: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咱们读过的绘本《有没有胡萝卜味儿的苍蝇》吗?书中的蹦蹦和跳跳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另外一对好朋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认读。
从题目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呢?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事)
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朗读,用三角标出不认识的字(二类字以外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文中标出自然段,并注意“不”字在不同句子中的读音。
2.指名朗读。请一两名同学评价,教师补充。
请同学回答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然段。
教学预设: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字音不准的现象,引出识字教学。
3.刚才同学们朗读时有的字音读得不太准确,这些字是这篇课文中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们吧!
(1)教师出示生字卡“块、捉、直、河、行、死、信、跟、忽、喊、身”,请同学们认读,教师提示新的偏旁提土旁。
教学预设:这十二个二类字中,“急”和“忽”都是心字底,放在一起讲。“跟”是足字旁,由“路”引出。“行”和“信”放在一起讲,对比单人旁和双人旁。“河”孩子们应该认识,不做多多讲解。“捉”“块”“喊”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放在一起讲,提示新的偏旁“提土旁”。“直、死、身”三个字都是独体字,放在一起讲。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二类字词语,指名读。
4.学生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写 ……此处隐藏17954个字……一:通过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猜字谜、编儿歌、字源识记、游戏等。
任务二:通过教师领读、学生自读等方法。
任务三:通过朗读课文和内容提示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激趣导入 活动一PPT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学生观察,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并回答回答。(完成目标三) 让学生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区别(评价目标三)
环节二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一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根据提示,总结课文大意。(完成目标二、三) 学生能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三认识生字 活动一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通过各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完成目标一)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积累识字方法。(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1、教师通过随文识字、加一加、换偏旁、猜字谜、编儿歌、字源识记游戏等识字方法教学生认识生字。2、学生组词。3、学生练习用生字说一句话。
活动三再次巩固生字。 学生读句子。(完成目标一、二) 学生通过朗读掌握生字和句子。(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四指导书写 活动一1、出示“河”字,学生观察怎样写。2、找人上台写。3、教师讲解正确书写方法。4、学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5、展示。 学生书写、展示和评价。(完成目标一) 会正确书写“河”。(评价目标一)
环节四总结 活动一1、 推荐阅读书目。2、 检测。 巩固所学知识,了解朋友的相处之道。 愿意去阅读,了解怎样做朋友。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 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一个偏旁,会写“他、河”等七个生字。
2、 通过阅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形象。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准“不”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 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下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则谜语,请注意听好了:
谜语一: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猜一小动物)
谜语二: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
你见到过小公鸡和小鸭子吗?他们一样吗?(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长得不一样,所以他们就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小公鸡会捉虫子,小鸭子会游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请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
4."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二、读准课文,初步感知故事。
1、听老师朗读,标出自然段。
2、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请生来读。学习“一块儿”,认识生字“块”和“提土旁”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
3.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4.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2-4段。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
3.课下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你读的怎么样?出示词语和句子练读.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你对短语的理解。
1.”不”的变调:
捉不( b ú)到 不( bù )行
不(bú )会 不(b ú )信
2.短语:
急得直哭 吃得很欢
偷偷地跟 飞快地游
3.句子
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4.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鸭子________说:“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