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廉家庭事迹材料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事迹材料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廉家庭事迹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廉家庭事迹材料1xx,男,现年41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四川川东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川东片区)邻水收费站站长。
xx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四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获得了川东片区公司领导和广大员工的普遍称赞。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xx是一名有着17年党员的老党员,多年来,xx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己,不计得失,带领收费站基层员工一心从公司利益出发,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员工满意。
20xx年3月,xx支持公司改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第一位竞聘上岗的收费站站长,虽然经过了几届领导班子,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换领导而耽误工作、推卸责任,反而把收费管理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带领收费站员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开展工作,以收好费,服好务为追求目标,以服务广大司乘为宗旨。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车流量越来越大,保证车辆快速通过收费站就成为收费站最迫切的一项工作,特别是节假日,加班加点现场保畅服务已经成为收费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xx作为收费站负责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也无怨言。他坚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则,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他的带动下,收费站的各项目标任务都完成得很好,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收费站受到上级部门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其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本色,领导和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伍共”。
关爱家人家庭和睦
xx做为基层管理者,事情多,任务重,家庭管理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妻子邓秀清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儿子的责任。平时两口子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他们结婚十多年来,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街坊邻里的羡慕和赞扬。
“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人都不容易。”这是妻子邓秀清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在他们结婚的十七年中,婆媳、夫妇之间,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自古以来,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做为儿媳的邓秀清同志,能够用她那颗热爱家庭、关爱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儿子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家庭。
xx的母亲不到50岁就失去了丈夫,一直没有再婚,独自一人将四个孩子拉址大,直至成家,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她以自己的善良和执着撑起了这个家,不但得到亲朋好友及社会的认可,也赢得了晚辈们的尊敬和孝心。
妻子邓秀清是在农村长大的,中专毕业参加工作10年后,遇单位集体改制,员工全体下岗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她没有气馁,以自己的能力去追寻自己的'梦,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环境下,她与丈夫一起借款圆了自己的房子梦,现在已还清借款。
因丈夫工作忙,妻子在家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她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在孩子回家后马上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乐。她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以她吃苦耐劳的精神,热爱家庭的本能,把这个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七年间,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宽容善良之心,维护和建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做为媳妇、妻子、母亲的邓秀清同志,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以她那直爽的性格和爱家的责任心,尊老爱幼,真诚相待,维护着家庭的幸福美满。
言传身教育子有方
邓秀清同志在家庭中,是孝顺的儿媳,勤俭持家的爱妻和成功的母亲。这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家庭——婆婆安享幸福、夫妻恩爱和谐、儿子成绩优秀。由于丈夫工作忙,妻子承担起了家庭管理的大部分事务。她不仅注重儿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关心儿子沿着正道走,勉励儿子勤奋刻苦学习,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儿子的成长状况。xx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信任,互相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日常生活中,夫妻俩和睦相处,双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经济支配权,互相促进,共同营造和谐家庭。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儿子在这个和谐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重长辈,遵纪守法,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儿子、好孙子。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得到长辈们的赞扬,邻里间的好评,在学校里年年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作为儿子,他把长辈的优秀品质,当做鞭策自己成长的动力,努力学习,不甘落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广安友谊中学,现在读高一。他的成长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这些都和夫妻俩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时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尊老爱幼共建和谐
在这个家庭里,年迈的母亲身体状况随着年龄渐老逐年走下坡。2009年,母亲因脑出血住院治疗两周,这就需要儿子和媳妇的精心陪护。xx在收费站工作,他的工作本来就忙,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因为工作繁忙而推卸照顾老人的责任。出院后,做为独子的xx将母亲接到家里休养,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要有人帮忙才能解决,在儿子和媳妇的精心照料下,母亲恢复很快,半年后基本上生活能自理了。但因年老体弱,母亲的病也越来越多,治疗脑血栓、心脏病、胃病的药一直未断过,2012年又因病住院一次,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妻子暂不出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母亲,每天做可口的饭菜给母亲吃,为老人洗衣、洗澡,天气暖和了经常带母亲出去走动,节假日、生日为母亲添置衣物等,把老人伺候的非常周到。她经常和老人唠家常,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都夸儿媳好,是儿媳让她活的开心,舒心。
在尊老爱幼方面,夫妻俩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做为一个家庭中的媳妇要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既能调动起丈夫和儿子爱家的积极性,又要时刻体现自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好作风。媳妇尊重婆婆,孝敬老人是给下一代做榜样,这是一种无声的动力和命令,也是凝聚一个家庭全部力量的源泉。二是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真诚相对,相亲、相敬、相互关爱,家庭琐事不能斤斤计较,人人都要有一颗 ……此处隐藏9415个字……十分注重对儿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他们的教育下,儿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果断选择回国工作。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共同进步
小梁在工作中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作为单位的副处长,分管物管、国资和仓基科,他总是深入到基层中去,和职工一同完成物资倒垛、砍伐危树、清理排洪沟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积极和国资科负责人一起向外开拓服务市场、联系客户,协调做好业务拓展座谈调研等。他积极关注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民生项目建设,认真抓好热水供暖、职工宿舍改造和开办职工食堂、职工读书屋等项目落实落地,圆满完成了安防工程改造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协调做好安防系统运行机制调研、智慧仓库建设调研等,被广西局授予20xx年度“优秀基层领导干部”称号。他的妻子是一名老师,从教以来,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深受学生爱戴,是家长心目中可以信赖的好老师。
三、邻里和睦,热心助人
真心待人是小梁家庭的处事态度,他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热心帮助。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致力于环境保护,积极参加各项集体劳动和文娱活动,养成了文明健康的好习惯。
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小梁家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清廉家庭事迹材料14李xx作为老一辈革命先驱,从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到建国后历任省纪委书记、省委书记等领导岗位,始终如一坚守信仰、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献身祖国革命和建设事业60多年,身后没有为自己的亲人留下一分钱。她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家人亲属常怀律己之心,规范言行举止,继承优良品德,并留下不少廉洁家风故事广为传扬。
这样的钱出不得
李xx于1907年出生在丰顺县小胜镇东叶畲小山村,她的弟弟李永良第一次到广州看望她却是在1969年。平时,李xx对家乡亲属要求很严格,写信或者捎来的话总是:“我很好,你们不用挂念,不要浪费时间、金钱,不要专门到广州来,你们在家要搞好生产,做好工作。”这一回,弟弟终于得到姐姐同意,到了广州。他首先感觉就是惊奇:这就是经过长征的姐姐家吗?房子普普通通,家具很旧,几张长条凳,一把藤椅,一张在乡下也常能看见的茶几桌,实在与他想象中姐姐的房子相差太远太远了。一天,永良小声地说:“姐姐,老家的房子太旧了,我们住的还是你出生时候住的老房子,现在打算盖一座新的。”同时,提出要大姐帮助盖房子的要求。李xx听后,笑了笑说:“姐姐没有钱,即使有,也是党和国家的,家里要盖房子,还是自力更生好。”此后,弟弟听从姐姐嘱托,自力更生,真的建起了新房。
这样的字签不得
李xx有个侄子叫建强,他父亲原是丰顺县小胜供销社的干部,1985年,已经是到退休的年龄了。当时,建强很想“顶替”退休的父亲,跳出农门。那个时期前后,许多人也是通过“顶替”,办理“农转非”,吃上了“商品粮”。那年建强41岁,已经超过40岁的界限,申请材料被主管部门退了回来。建强心里很不是滋味,日思夜想,最后,想到了姑姑李xx。认为就是“一岁之差”的事情,只要姑姑说说话,让有关部门照顾自己一回,实现自己的愿望应当不成问题。后来,建强带上申请书,到省城找到了李xx,希望她拿起笔来写下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批语。出乎建强意料,李xx听后却是沉默。许久,她才慢慢地说:“共产党不能世袭,不能是一代做官,就要代代做官。你的'事情,你的要求,我不能开口,更不能写字。”
这样的“好意”领不得
1973年,亲属得知李xx将择时回家乡的消息后,决定修缮被烧毁的房子。当地领导得知后,便在她回乡前,从民政部门的救灾款项中拨出400元帮助修建房屋。
李xx回到后,公社领导如实向她作了包括修房在内的情况汇报。她一听到从公社民政救灾款中拨出400元帮助修建自家房屋,顿时脸色变了,当场严肃地批评了公社领导。她说:“搞老区建设有老区建设款,群众有困难有困难补助款,遇上灾害有救灾款,你们知不知道救灾款是国家专项开支,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转移动用,这是一条铁的纪律。你们以我这次回乡之机,随便动用救灾款修建我家老屋,这样做,在社会和群众中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你们想过没有?必须马上将这笔钱收回来。”
在接见侄儿等亲属时,她还专门就这件事向亲人们语重心长地作了一番解释:“救灾款是救命钱,是党和政府关心灾区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特殊经费,是体现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照顾、关心的原则性问题。公社领导出于一片‘好意’,特批了400元救灾款给我们家修房子,这样的‘好意’,伯母领不得,你们也领不得啊!”后来,这笔已拨下去的款又被公社收了回来。
清廉家庭事迹材料15小胡,女,1972年4月出生,泗流山村党支部书记,家中4口人。该同志在日常言行中,爱国守法,模范遵守廉洁家庭行为公约;家庭成员有较强的廉洁意识、法律意识及自警意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助亲朋、热心公益,在邻里有较高的群众威信,是群众心里的好书记。
一、自觉学习,提高认识
小胡同志刻苦学习,她只有高中文凭,却持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学习态度,毫不放松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她借助学习先进典型的氛围在群众开展“家庭助廉”活动,自觉当好反腐倡廉的带头人,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家庭助廉思想意识,加强了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小胡家庭文明、向上,在全村树立了廉洁家庭的良好榜样。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小胡是村书记的同时也是一名家庭主妇,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烙印在她身上: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她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孩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小胡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本色,处处以身作则。
三、努力改善,村居环境
走在平坦洁净的通村水泥路上,时不时的能听到老百姓的赞美声:“胡支书的工作确实做的好,前几年来路两旁存在的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等现象,现在都基本见不到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变得舒服多了。”她提倡老百姓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不“乱搭乱建、乱丢乱扔、乱堆乱放”,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她还经常和村保洁员一起清扫村主干路两旁、村庄周围、水塘周边和房屋周围的卫生死角,并根据村里的条件,抓好绿化美化工作;引导群众美化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文化品位,自觉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的新思想、新观念,更加自觉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