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图书区教案

时间:2025-08-18 11:35:05
大班图书区教案

大班图书区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图书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图书区教案1

设计背景:

图书角是孩子们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一个轻松的、与同伴交流的环境,平时,角色游戏时、自由活动时,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去图书角看书,久而久之,有些书被孩子们翻破;有时候,孩子们发生抢书的现象,把书撕破了;有时一些特别调皮的孩子,故意把书弄破了。虽然已经大班了,但很多孩子对图书的爱护还不够,一但书撕破了,就找老师修补,老师每次都帮忙修补好,这样,孩子对图书的破坏只增不减,反正老师会修补的心理也成了孩子不爱惜图书的原因,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科学活动,想通过让幼儿动手修补图书,从动手修补图书升华到幼儿爱惜图书宝宝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修补图书的工具。

2、幼儿乐意主动探索、动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修补图书。

3、幼儿爱惜图书,与图书宝宝做好朋友。

活动准备:损坏的图书若干、透明胶、双面胶、胶水、剪刀等修补工具、舞会音乐。

活动重点:幼儿乐意主动探索、动手修补图书难点:从修补图书升华到对爱惜图书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哭的声音,出示书宝宝。

(柏拉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之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计书宝宝哭了,这一情境导入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兴趣。)

2、幼儿观察、讨论书宝宝为什么哭了,造成书宝宝哭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书宝宝破了,所以哭了,进而引导幼儿讨论书宝宝可能是什么原因破的呢?为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情感做铺垫)

二、幼儿主动探索、修补图书

1、书宝宝因为破了,所以很伤心的哭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修好它吗?

(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陈鹤琴说过:"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的。"《指南》中也提到:"幼儿的生活与游戏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整体性,幼儿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也在其生活和游戏中自然地发生并一体化地进行。")

2、简单认识修补图书的工具(完成教学目标1,为下面幼儿动手操作、修补图书做铺垫。同时,也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3、分组合作,动手操作,修补图书。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讨论、交流、探索、动手操作,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4、每组介绍修补图书的方法。

(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参加舞会,提升幼儿爱护图书的情感

1、你们用了很多的方法,把书宝宝修补好了,书宝宝很开心,它想请孩子们一起去图书王国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吗?

(通过书宝宝为了感谢孩子们的帮助,请孩子们参加舞会的形式来结束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成功修补了图书的喜悦。)

2、每个孩子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宝宝,带着书宝宝跳舞。

(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们在与书宝宝跳舞的情境中,升华对书宝宝的喜爱之情,同时感受与书宝宝是好朋友,以后要爱惜图书的情感,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图书角里,还有小朋友家里,还有很多书宝宝可能在偷偷的哭呢,让我们去找找,去帮助它们吧。

大班图书区教案2

一、设计思路

小朋友有了漂亮的小书包之后,都喜欢找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放在书包里给班上的小朋友阅读,每个幼儿都带来自己喜欢的书。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希望孩子们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了解历史,探索奥秘。让孩子们喜欢读书,懂得从图书中获取信息,这是我们的教育期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并非采用教的方式,而是关注幼儿的需求,尊重、顺应幼儿的需求,使幼儿在经历乐于看书——看懂图书——主动从图书中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和读书的重要。

二、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活动。

(每个幼儿都带来自己喜欢的书,从讲解书的内容入手,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带幼儿进行阅读认识图书做好铺垫。)

2、通过阅读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图书。

(1)幼儿人手一册图书自由阅读,教师观察幼儿是否会按顺序一页一页翻看。

(2)讨论: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说说你的'理由

(原来啊书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呢!)

3、帮助幼儿了解图书的作用。

(1)引导幼儿查看自己的书

(2)比一比谁的本领最大,可以把图书的内容也告诉别的小朋友?

(3)交流:我喜欢的图书

4、集体讨论正确阅读的方法。

5、延伸活动:我的自制小书

自我反思:

这个活动让我的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生活中应该善于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提出关键性的问题。

在活动的延伸活动中,为了制作图书,孩子们主动收集有关信息,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分头去收集与主题内容相关的信息。有的去书店买一些植物的图片,并将有关话题的内容画下来。有的将玩具勇士卡片收集在一起,编成一些小故事。还有的将电视中看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在纸上孩子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收集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在制作图书过程中,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理解,来想象设计画面,并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加上文字说明。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由此,经历了制作与创作的全过程。从而,理解了图书的意义,自然会愿意以书为师。

这个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接下来的几天,以往大班幼儿在晨间自选活动中,最爱选择的是棋类组和结构组。而今天的幼儿却在图书角里发生了占地冲突。我奇怪地问:你们怎么全都上这里来读书呢?别的组也可以玩呀?我的问题使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扬扬说:我爱图书,图书中可以找到许多不知道的东西,还有许多好听的词。它是我们的好朋友。王诗哲说:图书里有战斗机、坦克、大炮等许多的武器。要不是看书,我哪能见过这么多武器呢?丁丁说:图书里的故事特别美。我喜欢图书中的图画。刘赢说:图书中的话特别好听。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感到既惊讶又感动。看来,看书已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这是多好的事情呀! ……此处隐藏5607个字……料"我爱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乐很很合适。

2、老师讲完故事,应着重让幼儿讨论:小獾说了什么,都是对谁说的,为什么会说"我爱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小獾的心里感觉怎么样?侧重讨论"是长颈鹿阿姨还是心里本来就爱他们才说的"?"为什么对身边的亲人说了"我爱你",小獾还对他"用过的东西"也说"我爱你"?(难点部分)

3、制作爱心卡,教师示范引起幼儿模仿,好在教师注意到并随机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的任何东西。

4、送爱心卡的时候,幼儿说"还想玩一会""没有",幼儿还有活动的需求和兴致,可以考虑制作爱心卡除了印图章还可以提供画笔材料供幼儿表达,进一步推动幼儿接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大班图书区教案12

设计意图

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十分频繁,大班孩子对数字已有一定的认识,有的还会书写。但对数字在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地方出现时的作用了解的不多,本次活动目的就在于让孩子更多的了解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目标

1、知道图书以及生活中的数字作用很大,有各种不同的.用处。

2、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准备

儿童读物若干本,有关条形码的录像(书店里顾客付钱时的情景片段),各种有关数字的录象或照片。

过程

1、在图书中寻找数字朋友。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中的数字。

说说自己寻找到的数字。

2、讨论:这些数字的作用。

提问:你在哪里找到数字的。

这些数字朋友有什么用处呢?

说出一种数字(页码、目录、条形码、价格、折纸书中的步骤图)的作用,幼儿就在书中找出相应的数字,体验他的作用。

3、欣赏录像,了解条形码的作用。

提问:你看见了什么?

条形码在书的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贴条形码,它有什么作用?

4、欣赏照片,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

5、总结:数字朋友的作用真大,不同的数字组合就有不同的作用,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大班图书区教案13

活动目标:

1、在掌握制作图书基本步骤的基础上,学习协商安排故事情节,讨论构思画面,合作制作一本大规格的图书。

2、集体合作为画面配解说词,进一步了解画面、口语、文字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画纸,彩笔,装订工具。

2、选择一个幼儿熟悉和喜爱的童话故事。

3、绘制好图书的封面,封面上有故事的主要人物和用文字书写的故事名称。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回忆前一次制作图书的情景,让幼儿谈谈自己是按照什么步骤制作图书的。绘制了一个什么故事,封面上画了些什么。教师归纳制作图书的基本步骤,构思故事内容――考虑安排几幅画面――绘制封面和画页――配解说词――装订成册。

2、教师讲述幼儿喜爱的童话故事,然后和幼儿一起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线索和主题。建议提出这些问题:你喜爱故事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你准备怎么画?这个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个故事可以画几幅画面?

3、出示教师自制的图书封面,让幼儿观察其构图和色彩,并组织幼儿分小组讨论画面的'构图。

4、教师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谈谈自己组里的构图设想,组里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可提出建议或表扬。

5、幼儿分组绘制。

6、教师分别到画好的小组去和幼儿讨论编解说词,先让幼儿讨论,教师进行归纳,然后将解说词写在幼儿画面底下。

7、教师将封面和画面装订成册,告诉幼儿,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制作了一本大书。由老师按故事及发展顺序将解说词念给幼儿听鼓励幼儿努力学习,看谁能像老师这样念出下面的解说词。

活动反思:

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在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培养。

大班图书区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的内容。

2、大胆想象,能用完整的、优美的语言讲述并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配套挂图。

2、幼儿参观过图书馆,对图书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本立体的、圆形的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瞧,我今天带来了什么?

(教师打开书)你发现我的这两本书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本立体书,平时你还看见过怎样的书呢?

书有很多种,有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立体的,你们喜欢看书吗?我们为什么要看书呢?

二、仔细观察图片,想象并讲述故事情节。

1、了解第一段的故事内容。

小熊的图书馆里有很多书,是什么样的?

小熊碰见了谁?它是怎么说的?小刺猬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小熊想了什么办法?

2、出示小燕子、小鱼图片,学习故事后面两段内容。

小熊又碰到了小燕子、小鱼,它会问什么呢?小燕子、小鱼需要什么样的图书呢?

(1)幼儿互相讨论。

(2)请个别幼儿讲述,帮助幼儿讲述完整的一段话。

3、老师扮演小熊、幼儿分三组扮演小刺猬、小燕子、小鱼表演故事三段。

4、幼儿阅读故事书,跟着录音边看边讲。

三、续编故事,并大胆讲述。

1、讨论:小熊还会遇到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图书呢?

2、交流讲述各人续编的故事。

四、绘制连环画书,并讲述。

1、幼儿将自己续编的故事情节画下来,可以是一张,也可以是几张,并设计封面和封底,然后和前面几张装订在一起,组成一本连环画书。

2、带着自己续编、制作的连环画书到小班去,给弟弟妹妹们讲述。

大班图书区教案1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2、让幼儿懂得要爱护图书

二、活动重点与难点

取放图书要物归原处

三、材料准备及环境创设

各类大小形状不同的图书

四、设计思路:

遵守一定的规则,是幼儿共同生活所必须的'保障。在开学的几天中发现很多幼儿没有很好的取放图书的习惯,常常是拿的图书没人来放好,就此幼儿的这一不良的习惯预设了本生活活动。

五、活动流程

游戏:快取快放日常指导家园共育

六、活动过程

1、游戏:快取快放

2、日常指导:向幼儿示范摆放、整理图书的正确方法。

3、家园共育: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些规则,要求幼儿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图书。

《大班图书区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