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

时间:2025-08-16 20:23:06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1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引导幼儿了解如何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照相机拍摄的一些幼儿溺水的图片或视频。

周围环境中一些不安全的场所图片。

活动过程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以前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防溺水教育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幼儿在节假日千万不能去玩水,下河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自己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4)老师谈谈事例,幼儿讨论几名幼儿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幼儿掉到河里溺水死亡。这些小朋友哪里做错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5)说一说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保护自己。不能独自到河边、海边、井边去玩,必须要大人陪同。遇到危险的事,要大声呼救!

教学反思:

活动前,我准备了相关图片,以直观图片让幼儿了解在水边玩很危险以及如何避免溺水。导入活动时,我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才不会发生溺水事件;然后通过出示不同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的溺水危险,逐图出示,让孩子先讨论后回答,问孩子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应该注意什么,该怎么做。简易的图画,简易的语言可以让幼儿更加方便理解,加深印象。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特性和危险性。

2、培养幼儿正确的水上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认识水的基本特性

教师可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展示,引导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如湿滑、流动等。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认识到水的特性与自己的身体特点之间的关系。

2、认识水的危险性

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教育,向幼儿展示水中的危险情况,如深水区、急流等,并告诉幼儿在没有成人陪伴下不可进入水中。

3、学习基本的水上安全知识

教师可使用幼儿化的语言和图示教授幼儿正确的水上安全知识,如不靠近水源、不跳进未知水域等。并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

4、学习自救技能

教师可演示和指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救技能,如浮起、喊救命、寻找救生器材等。通过反复训练,帮助幼儿掌握这些技能,增强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图示教学

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图示,向幼儿展示水上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

2、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水上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的应用场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游戏互动

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四、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卡通形象和简单的问题引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预热教学氛围。

2、认识水的基本特性

利用示意图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水的特性,引导幼儿感知和认识水对身体的影响。

3、认识水的危险性

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向幼儿展示水中的危险情况,让幼儿感受到水中的危险性,并引导他们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寻求帮助。

4、学习水上安全知识

通过图示讲解和游戏互动,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水上安全知识,如不单独进入未知水域,不靠近水边等。

5、学习自救技能

通过教师演示和幼儿模仿,学习基本的自救技能,如浮起、喊救命、寻找救生器材等。

6、梳理复习

通过游戏和问答,梳理和巩固所学的水上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

五、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幼儿对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结语

通过本次防溺水安全教案的实施,我们希望幼儿能够认识到水的危险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并能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正确应对。希望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3

第一部分:小班安全教育和防溺水教案的活动目标选择

1.了解预防溺水的知识。

2.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溺水。

要准备的活动

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进口

二、了解令人心碎的溺水事件?

讨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第三,看相关图片,体会父母失去孩子后的悲痛。

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四、学习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

5.教幼儿如何防止溺水。

1.不要单独外出游泳,不要去不了解水底的地方或危险、容易发生溺水伤亡的地方游泳。选择一个好的游泳场所,对该场所的环境有清楚的了解(如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面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深浅等。).

2.你必须有组织,在老师或熟悉水的人的指导下游泳。以便互相照顾。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要清点人数,指定救生员进行安全保护。

3.注意你的身体健康。平时四肢容易抽筋的人,不要参加游泳,也不要在深水区游泳。下水前要做好准备,先锻炼身体。如果水温太低,在浅水区用水冲洗身体,等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有假牙的同学要摘下假牙,防止呛水时掉入食道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质要有自知之明。下 ……此处隐藏12613个字……己的爸爸妈妈了。老师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出示课件)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2、教师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教师小结: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3、教师谈谈事例,并由幼儿扮演几名幼儿到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幼儿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

这几个小朋友做的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帮他改正过来呢?(幼儿讨论)

4、说一说

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个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你们通过这个活动,你们要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幼儿知道了游泳时不能随便离开大人,要远离水深的地方,不要玩水。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13

教学内容:小班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危险性,掌握简单的防溺水常识。

2、掌握溺水急救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正确识别水的危险性。

2、学生能掌握简单的防溺水常识。

3、学生能掌握溺水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孩子在游泳时注意安全。

2、如何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溺水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给孩子传递知识。

2、图示教学法:通过图示板给孩子展示游泳的正确姿势,以及防溺水知识。

教学准备:

1、图示板

2、游泳道具

3、溺水急救器材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入一段孩子因为不懂得注意游泳安全,差点淹死的故事作为引子,让孩子明白水的危险性。

2、图示展示:通过图示板展示游泳的正确姿势,以及防溺水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

3、游戏教学: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以及避免溺水的方法。

4、模拟演练:通过模拟溺水的情况,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溺水急救方法,例如叫救援等。

5、复习归纳:通过复习前面的知识点,让孩子深刻理解游泳和防溺水的重要性。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让孩子了解水的危险性,并且掌握游泳的正确姿势和防溺水常识,以及正确的溺水急救方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享受游泳。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14

 一、教案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溺水的危害,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良好的水上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正确的水上自救能力。

二、教案内容和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水的危险性

让幼儿明白水的危险性,观看相关图片或故事,从中学习了解不得随意接近或进入深水。

活动二:认识警示标识

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展示,教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水上警示标识,如禁止游泳、深水区等。同时,根据情况进行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

活动三:学习安全自救知识

教导幼儿正确的安全自救方式,如学习呼救、保持冷静,用力向周围人伸出手臂等。通过模拟演练,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自救技巧。

活动四:安全游泳教学

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救生器材,进行浅水区游泳教学,并在水上活动中强调安全事项,如不乱推搡、不模仿危险动作等。

三、教案实施

为了保证教案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定详细的教案实施计划,明确每个活动的目标和活动形式。

2、根据教案内容准备相关教具和材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参与,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及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指导。

四、教案评估

对教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听取家长的反馈等方式。教师可以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幼儿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小班的幼儿们能够更加了解溺水的危害,更加强化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同时,希望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小班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15

一、教案目标:

1、使幼儿了解水的危险性和溺水的后果。

2、培养幼儿正确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教案内容:

1、水的危险性介绍: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的形式,向幼儿展示水的危险性,如深水、漩涡、冰冷的水温等。让幼儿明白不会游泳或不小心掉入水中会有危险。

2、溺水的后果:

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幼儿展示溺水的后果,如气息停止、生命垂危等。教导幼儿溺水是生命的危险行为。

3、防溺水意识培养:

教导幼儿在接近水域时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接近深水区。提醒幼儿只能在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进入水中玩耍,并且要穿着救生衣。

4、自救能力培养:

向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如学会漂浮、喊救命等。在实际操作环节,教导幼儿如何正确地将这些自救方法运用到真正的水域安全中。

5、具体案例分析:

通过分享一些真实的防溺水案例,让幼儿对防溺水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借鉴这些案例,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

三、教案实施:

1、教学材料准备:

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模型和救生衣等教具。

2、教学过程:

按照教案内容的顺序,向幼儿逐步介绍水的危险性、溺水的后果、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在每个环节,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极具吸引力的教具,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

3、教学互动:

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加深幼儿对防溺水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四、教案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园教师能够有效地向小班幼儿传授防溺水知识,培养他们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小班防溺水安全教案的实施,有助于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让每位幼儿能够更加安全地玩耍和生活。

《小班防溺水的安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