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09 13:47:05
[经典]语文教案

[经典]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2篇精读课文《草原》、《珍珠鸟》;2篇略读课文《零点降生的女孩》、《母爱》及练习五。

体现课标思想:

1、注重指导学生朗读,继续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加强学生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学生能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从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安排材料的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并用多种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

  教学时间:7课时

语文教案 篇2

看月食,

教案示例

19、看月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眨、般、挨、微”的字形。

2、理解“担心、一般、微笑、吞掉、似的、红铜色”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

1、读课文,圈出生字。

2、查字典,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3、指名说表格内容,有异议提出来。

二、检查自学效果,共同学习生字。

1、重点指导下列生字字形。

眨:与眼有关,目字旁。右半边是一撇,下面一个“之”字。学生做“眨眼”的动词。

般:“船”字的右下部分“口”换成“又”。

挨:右半边上面是“”,下面是“矢”,第二撇不出头,最后一笔是捺。

微:不要丢掉“山”下边的一短横。

2、查字典或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担心:放心不下。

一般:一样。

微笑:脸上略带笑容。

吞掉:不嚼,整个儿地吞吃掉。

落:结合上下文应理解为照射的意思。

似的: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差不多。如:像雪似的那么白;他好像睡着了似的。红铜色:“红铜”也叫“紫铜”,紫红色,是纯质的铜,用来制造电线等。像红铜似的颜色叫“红铜色”。

三、逐段指名读课文。

1、正音。

似,是多音字,告诉学生在“似乎”一词中读“s@”,在“似的”一词中读“sh@”。

2、指导长句的读法。

(1)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

(2)一会儿,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锣。

四、读课文。

1、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从哪段到哪段讲看月食的经过,理清课文层次。(第3~6自然段讲看月食的经过;1、2自然段讲看月食的时间,奶奶讲从前人们对月食的说法,我对此半信半疑;7自然段讲妹妹明白了发生月食的原因。)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作业。

熟读课文。

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贴一贴,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月全食过程中月象的变化,初步认识月食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和爸爸的话,从中了解什么叫月食,月食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设疑激趣。

1、导入:小朋友们,平时我们常见到空中的月亮有时圆,有时弯。但有一种自然现象大家很难见到,那就是又大又圆的月亮忽然慢慢地不见了?这是什么现象呢?(生)齐读课题

2、到底月食中月亮是怎么变化的?课文哪些自然段是描写月食过程的?(生:第四、六自然段)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默读课文3——7自然段?

二、第三段。

1、请大家静静地看看这个夜空,美吗?月亮圆吗?课本是怎样描写这景象的呢?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段。

(1)指名读:让小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点拨指导朗读好学生喜欢的句子。读中理解“银光”。

(2)比较两个句子。

a、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

b、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

三、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实践学习课文第四、六自然段。

1、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月食的过程,大家已经知道这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月食的过程。

2、我们一起来看看月食的过程。(看多媒体演示)

3、谁能像老师一样看着板书把月亮的`变化复述出来。(板书)

4、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把月食的过程用活动卡片摆一摆、贴一贴。(教师把月食中月亮的变化的过程,制作成活动小卡片,每个四人小组一份,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贴一贴)

(1)四人小组学习汇报

(2)板书:月食开始了,月亮……

月食结束了,月亮……

四、通过四人小组自己动手实践,学习第五段。

1、过渡:看到月亮的变化过程,月亮真的像奶奶说的那样被天狗吃了吗?爸爸是个有科学知识的人,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听录音)

2、我们一起当当小科学家,做做实验,看看爸爸的话对不对(介绍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知识。利用三球仪做实验)

学生实践中悟出: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当地球转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的时候,就看不到月亮叫月食。这种现象不是经常有的,每次要隔19年才会出现一次,在同一时间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

3、生汇报:产生月食的原因:出示课后填空(2),指名填,齐读。

示幻灯片:(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的时候,他们在同一(直线)的时候,就出现月食。

4、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通过你们的解释 ……此处隐藏1947个字……/p>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丰子恺笔下哪只“架子十足”的白鹅,它是那样可笑而可爱。今天,我们又要去认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鹅。

板书:

白公鹅

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鹅会有哪些特点?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多媒体。

2、观察、说话: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导入新课:

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我会写的生字,多读几遍;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可以勾一勾,写一 写。

2、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

借助拼音准确。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

读准,读通顺。

四、学生交流

1、谁来说说这只白公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公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3、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鹅

4、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

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5、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6、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⑴ 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

(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⑵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

(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⑶ 讨论:

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五、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板书设计

走路的姿势

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 可爱

水中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文,感受白公鹅的派头

1、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⑴ 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① 每一步动作。

② 过路的结果:

特点:高傲。

③ 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

⑵ 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2、朗读感受鹅在河里的活动:

⑴ 作者是怎样写白公鹅在水里的活动:

① 翅膀的扇动有力。

② 强占地盘。

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③ 公然吞食鱼肉饵。

3、请喜欢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⑴ 感受作者语言的能力。

⑵ 写法:

拟人、夸张。

⑶ 具体的句子(见书)。

⑷ 语言:

幽默风趣。

二、知识点──重点符号

出示句子:

“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他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1、破折号的知识:

有三种作用:

一是表示注释说明;二是表示声音延长;三是表示话题转移。

2、文中的两处破折号起到了话题转移的作用:

⑴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⑵ 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三、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课后小节】

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一下子让孩子们对白公鹅产生了兴趣,通过比较使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事物,语言各具特色,通过比较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写法也有所感悟。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介绍的电脑带给人类的便利。在理解的基础上想像,自我设计电脑住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它给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这节课,我们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

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再读课文,思考: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⑴ 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⑵ 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⑶ 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⑷ 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⑸ 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⑹ 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小组合作研究,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电脑住宅的示意图,注明各部分的神奇之处。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想象设计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了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得舒适和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发展地21世纪,创造出自己的那份“神奇”。

《[经典]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