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庭事迹材料[荐]](https://img.jihtu.com/upload/8457.jpg)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和谐家庭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1这是一个令人羡慕三口之家。妈妈在南阳法庭。爸爸是个体户。
一、志同道合和谐维家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同志与爱人都在农村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为改变生活环境,经过各自的努力,同时也为夫妻恩爱奠定了基础。共同的经历,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使他们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二、爱家敬业比翼齐飞
同志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了家庭的支持,使她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一名机关工作者,她除注重自身建设外,坚持正常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家庭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
多年来,因为工作突出,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家庭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他们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己的路,坚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尊老教子,关爱社会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父亲是参加工作的老干部,父母的教导与影响对她的成长很有帮助,她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培养、教育。她的成长也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他们总结了几点体会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二是对孩子即要严要求,又要交朋友,要学会倾听,关注她的感受,锻炼她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要溺爱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四是教她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他们夫妻多年来一直邻里关系,邻居家如果有事情,两口子都能够主动的.去帮忙。他们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有能力帮助别人了,自己付出一点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家庭面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们会尽我们所能。
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家庭地位的提高,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谐的代表,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很多这样的家庭和这样的人,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这个元素的完全覆盖,是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让我们共同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2蒋家桥村宋xx一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建设,深受邻里的好评。他们夫妻俩一直以来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宋xx全家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没有不良记录。一直以来,宋xx都是本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投身于工作、事业中。
宋xx长期任蒋湾组组长一职,在工作上坚持原则、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曾因工作表现优异多次受到表彰,他还带领本组村民兴修水利,硬化本村道路,为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宋xx一家对长辈尊敬、孝顺;对邻里也是热心帮助,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深受村民的尊敬。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377岁的小钱是名老共产党员。退休后,一家人从西部黄金哈图金矿搬迁到奎屯,定居在北京路街道阿乐腾肯特社区。老伴吕美玉退休前是一名人民教师,还有三个懂事的子女。他们的家庭平凡、温馨,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勤劳质朴、奉献助人,用爱经营家庭,用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几十年来,共同经营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受到了邻里们的一致称赞。小钱、吕美玉家庭被评为奎屯市最美家庭。
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吕美玉一直坚守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关心体贴丈夫,通过无私付出,给予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家庭变得更加温暖。为了让丈夫能安心工作,平日里,她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虽然很劳累,但家庭的温暖而幸福让她倍感欣慰。孝敬老人长辈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不仅公公婆婆都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先后离世,对还健在的老人长辈她都尽责尽孝,每当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她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甜。只要为了这个家庭幸福快乐,她付出多少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小钱退休前是金矿的工会主席,工作非常积极努力、认真。严肃、敬业、奉献是群众对他的评价。因工作繁忙,他照顾家庭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但爱人对于丈夫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看到丈夫用真情为大家办实事得到大家的认可,看到周围的职工一个个富裕起来,她觉得非常骄傲和喜悦。小钱也非常理解妻子的辛苦付出,虽然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在家,都会主动地帮她做家务,承担起丈夫应尽的责任,对于家里的大事小事,他总会主动与妻子商量,互相配合,夫妻俩结婚几十年来,从未因生活琐事生气伴嘴,相处得非常融洽。
子女教育问题是家中的大事。小钱夫妇俩把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作为教育培养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做老师的吕美玉平时再苦再累,她也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她用行动给孩子们树立了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的榜样;丈夫小钱则用认真、踏实、积极的工作态度给孩子树立了爱岗敬业的榜样。在夫妻俩的引导和教育下,三个孩子健康成长。目前,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4本人某某某,1985年6月南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1997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xx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新野县五星高中、新野县第一高中、南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南阳师范学院,现为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长期以来,在南阳师院文明家庭建设活动中,本人不甘落后,用心上进,家庭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热爱祖国,乐于助人
作为一位高校人民教师,本人深知处理好家与国、家与家关系的重要。多年以来,在对待国家利益与他人利益的态度方面,本人都能以身作则,并勉励我的家人时刻把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以及他人利益放在前面,要认识到没有国家的繁荣、群众的发展、他人的安乐,自家的幸福也是不可 ……此处隐藏14844个字……始,就坚持学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同志从严要求、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刻苦学习税收业务知识的同时,努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提升执法素养。打开小杨的办公桌抽屉,里面是一个个厚厚的笔记本,但凡遇到税收的政策问题、他都一一记录下来,不断求索;归类打包各种专项问题,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出击,静中思变,提高执法水平。
税收执法的`本质在于为人民服务,提升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减轻由于税法盲点造成的损失。该同志谨记普法就是日常工作,不仅仅满足于纳税人的电话咨询,还积极参与税收宣传月、“12.4”宪法日、“江淮普法行”等活动。深入企业乡村、走上街头,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宪法及税法相关法律法规,为增强全民法治意识,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在税收执法中,该同志牢记使命,廉洁自律,打击违法犯罪,守护国家税收安全。特别是在负责出口退税审核工作中,多次拒绝纳税人的宴请,为国家挽回几十万的税款。
该同志对待工作任劳任怨,多次被市局抽调外出检查,克服宝宝年幼、妻子上夜班、父母年弱体衰等家庭困难;克服股室人少事多,手头工作多难以交接等工作困难,迎难而上,服从组织安排,利用周末赶回单位,加班加点的完成本职工作,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妻子小丽爱岗敬业,把患者当做自己的家人,为年弱患者买鞋送袜,为孤寡老人添衣送水。20xx年冬季,庙首镇一位60多岁孤寡老人生病住院,由于家庭条件艰苦,无钱吃饭。小丽知道该情况后,自掏腰包,天天为患者买好午饭和晚饭,并送至患者手中,直至患者一个星期后出院。像类似的事情,小丽还做过许多。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15长子县碾张乡罗辛庄村杜喜英家庭是一个六口之家的大家庭。杜喜英本人是村里威望较高、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其丈夫——万建枝,在家务农,为人一副古道热肠,乐善好施,在方圆几里以内为人们所称赞。他们一家母慈子孝,邻里和谐,夫妻相敬相爱,遵纪守法,平等互助,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创建“文明和谐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树立了榜样,成为当地所有家庭的楷模。
杜喜英一家人都具有较强的和睦相处意识,健康文明意识,懂法、守法意识,无私奉献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多年来他们一家人始终是村里的楷模,受到村民的拥护和爱戴。
一、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是新农村的和谐典型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中,杜喜英是一名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对于双方的老人,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买上营养品去探望,并经常与老人家谈心,不仅在生活上体贴老人,而且在思想上关心老人,让父母生活得快乐、健康。杜喜英在平日的生活中,还经常帮助婆婆做家务,陪她聊天,几十年来夫妻俩从未吵过嘴,总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相敬如宾、共同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夫妻既是生活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为教育好孩子,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无论工作再忙,回到家,总要抽出时间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如今,他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事业上小有成就,生活也繁忙而又充实。他们都说这一切与父母亲当初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村里,杜喜英不仅细心的照顾老人,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相处的很好,每当谁家有困难,或吵嘴什么,她都能热心帮忙,为她们解决矛盾。
杜喜英夫妇还是村里的义务调解员,村里任何一个家庭有什么矛盾冲突的,他们都会主动帮助协调解决。由于他们耐心细致的开导劝解,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安无事。村里有对夫妻因家事常争吵,闹离婚,媳妇跑到娘家。杜喜英夫妻俩一起去娘家把她接回来,通过多次劝解,两口子和好如初。村里形成这样的村风,每户有困难、有矛盾,都要找杜喜英家,杜喜英利用农闲还组织妇女们跳大秧歌、打腰鼓等健身活动,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妇女们感觉活得越来越年轻了,越来越有精神头了。她还号召成立了家庭文明队伍,起名为“罗辛庄村爱心队”,哪家有老弱病残,她都非常清楚,有一个94岁的老人,无儿无女,王香梅总是找人去为老人家缝缝补补,村里轮流去送饭、照顾她,老人不知道有多感动。
二、崇尚科学,树文明新风,是新时代的文明先锋
杜喜英家庭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家里的儿女都有高中以上文化,其丈夫也有一定的文化,经常阅读各种报纸。杜喜英本人也一直以来都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乐于接受新事物。人们常说她五十岁的人,却有着二十岁人的心态。
他们一家人和睦相处,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拥护党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杜喜英同志自1998
年担任村干部以来,工作上兢兢业业,积极上进,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的勤劳致富事业,勤勤恳恳的耕耘。作为全村的带头人,他和妻子知法守法,积极倡导无暴力、无犯罪、无违法的“三无”文明户的宣传活动,努力做到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四防”,做安全文明之家。
在贫穷落后的农村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老人信奉迷信,把一切希望寄予神灵,有病了不去看医生而是求神拜佛,依靠神灵;
农闲时候,村上经常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聚到一起打牌赌博,或者是说长道短、搬弄是非。杜喜英认识到这是一种不良风气,坚决反对家里人参与其中。他们一家人还经常一起学习科学知识,交流思想,借此来充实生活。同时,她反对奢侈浪费,要求家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久而久之,他们成为村里有名的文明家庭,他们的行为也在影响着全村的父老乡亲,左邻右舍争相效仿,形成了摒弃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文明的良好风气。
三、热心公益、乐于奉献,是充满爱心的活雷锋
杜喜英家庭积极响应上级发起的慈善捐赠活动,历年捐款捐物数额累计达数千元。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每次的捐款活动,他都会慷慨解囊,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就拿这次汶川大地震来说,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五百元的存款捐给了灾区的同胞。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华儿女乃一母同胞,兄弟姐妹遇难,相助是理所应当。杜喜英家庭也非常关心村里乡亲的生活,尤其是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送衣送药,经常探望关心等;
邻里中有谁家有什么困难,都会找魏建业家庭帮忙,他们经常在自身经济周转都还不怎么宽裕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解决别人的困难。
此外,杜喜英还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每年的植树节他都会拿起铁锹,带头在村上栽树,他总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每当看到自己亲手栽种的树木在风雨中坚强成长的时候,他的脸上总会洋溢着惬意的微笑。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那么,杜喜英家庭是魏集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样板。但愿所有家庭都向他们学习,争创平安文明家庭,为太尉镇和谐平安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