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方案

时间:2025-09-02 18:11:02
质量管理方案

质量管理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质量管理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质量管理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教育教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以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完善评价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太康教育公平、和谐、有序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一年强基础,二年稳提升,三年见成效”工作目标,强化全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树立教学为本的意识,大力开展教育质量提升管理活动,推进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校本研修、教研支撑、课后服务、教学管理、教研平台、质量评价等重点领域改革。力争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二)具体目标

——20xx-2023学年强基础阶段。县、乡、校均要建章立制,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评比机制,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健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夯实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初步培育、挖掘一批优质教研、教学成果和先进办学模式,搭建好太康教育教学大讲堂,构建教学竞赛活动组织形式和科学评价方式。以各类技能竞赛和教科研活动为抓手,狠抓教风、学风的转变,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实现“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各有特色”的局面。

——20xx-2024学年稳提升阶段。全县各中小学校形成一套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各项活动开展,校长管理理念全面更新,班主任队伍教育教学管理层次整体提高,教科研水平能力明显提升,全县95%以上教师课堂教学达标,95%以上的学校教学教研规范。优秀教研、教学成果和先进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广扩大,教育生态良性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xx-2025学年见成效阶段。经过三年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县的先进教育教学教研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普通高考成绩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位于全市前列,基础教育提升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评比机制

根据全县中小学办学规模、教育教学水平,搭建“同级比武”平台,包括学校常规管理、校长能力提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名班主任工作室创建、名师工作室设立、教科研活动、学业水平检测等。将全县中小学分别划分方阵,实行相近规模、相近水平学校横向对比,乡镇范围内的对比,全县范围的对比,以及自己和自己的纵向比。全面建立激励机制,树立“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把教学质量作为评优评先、晋级调动的重要依据;建立校长末位淘汰机制。

(二)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为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进一步强化管理育人功能,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以管理促规范,以管理促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争创管理标准化示范校、特色校,形成“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县教育体育局将对全县中小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一是开展过程性督导。县教育体育局成立学校常规管理过程督导小组,制定学校常规管理督导计划,每学期前3个月内对全县中小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进行实地督导,对照《太康县中小学常规检查细则》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该项考核占学校常规管理综合评估的50%,切实做到常规管理日常化,日常管理常规化。二是开展学期综合评估。每学期末,县教育体育局将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校进行一次常规管理结果性评比检查,该项检查结果占学校常规管理综合评估的50%。最终将过程性评价和年度结果性评价合计量化得分,作为各单位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1.德育管理

(1)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2)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探索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多种途径,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3)积极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为引导全县教师和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结合“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创建活动。

1.学校将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纳入整体工作规划,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及时更换图书馆书籍。

2.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充分利用走廊、教室等空间,设置图书角,创新阅读方式,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3.定期开展读书竞赛,举办读书笔记展评、书法、绘画、课本剧、诗歌朗诵等活动。

4.教师注重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班级开设阅读指导课,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阅读书目、报刊、优秀影视作品等,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教育。

(4)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综合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体育馆、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广泛开展各种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学生管理

(1)严格控制班额。全县城乡小学每班平均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

(2)加强招生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坚持实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不准举行或变相举行选拔性考试。任何学校不得滥招择校生和借读生,也不得招收规定区域外的学生。各初中不准接收初三复读生。高中要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学业水平测试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3)建立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实行控辍保学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加强家校联系,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开展监测对象子女就学每月排查工作,建立台账,做好动态监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一人失学、辍学。

(4)加强“五项管理”。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将手机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等作为规范办学行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抓实抓细。

手机管理 ……此处隐藏42831个字……间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完善新生儿出入管理制度和交接流程,做到身份有识别、交接有登记。规范处理医疗废物,依法依规妥善处理胎盘和死胎(死婴)。加强新生儿病房、临床检验实验室、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等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有效防范医院感染。

11.促进质量持续改进。针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围绕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考核指标。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当每月开展自我评估与分析,制订并落实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信息。

12.定期报送母婴安全信息。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定期报送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等个案数据以及服务资源数据,发生孕产妇死亡后第一时间通报辖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

(四)专科能力建设行动。

13.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各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提升产科、儿科专科诊疗水平。综合性医院着力加强妊娠合并症处置、危重孕产妇多学科联合救治,重点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分娩量较大的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着力加强产科亚专科和新生儿科建设,逐步建立产科重点专病医疗组。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促进孕产妇和婴幼儿安全应用中药。加强危急重症中西医临床协作,提升诊疗救治能力。

14.促进保健专科发展。开展妇幼保健专科示范单位建设,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内容,加强人才建设,促进预防保健与临床医疗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后保健、儿童眼保健、儿童听力保健等保健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推广应用中医防病保健方法,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15.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结合辖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情况,确定技能培训主题。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专项技能培训和快速反应团队急救演练,提升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紧急剖宫产自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DI)应当努力控制在30分钟以内并逐步缩短。保障产科医师、助产士、新生儿科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

16.推进科研攻关和临床转化。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在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处理及出生缺陷防治、早产风险提示、早产儿救治等方面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推进产后出血防治、新生儿复苏等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便民优质服务行动。

17.优化诊疗资源配置。按照开放床位和配置标准,足额配备医护人员和设施设备,确保服务资源与服务量相匹配。在门诊合理安排B超等设备,增加胎心监护等可穿戴设备,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优化产科诊室布局和服务流程,集中产科门诊、超声检查、胎心监护、采血、尿检、缴费等环节,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完善自助服务设备,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在儿科和儿童保健门诊设立母乳喂养室。

18.推进全面预约诊疗。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的产科预约诊疗率≥70%,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在保障危重孕产妇救治的`前提下,推广预约住院分娩,对预约孕产妇优先安排住院床位。

19.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通过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等候时间。提供自助打印、网络查询、手机信息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规范落实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惠民利民政策和措施。

20.倡导温馨舒适分娩。营造温馨、舒适的产房环境,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积极开展专业陪伴分娩等非药物镇痛服务,鼓励开展药物分娩镇痛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开展家属陪伴分娩。

五、行动步骤

(一)20xx年工作安排。

1.20xx年1-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母婴安全行动计划》部署相关工作。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行动计划和当地实际,制订本省(区、市)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好动员部署、宣传发动工作,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各省(区、市)的实施方案要对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较高的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重点区域制订针对性的策略措施。

2.20xx年6-12月,医疗机构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督导检查,推动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发现先进典型,挖掘一批母婴安全示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对示范单位进行宣传报道。

(二)20xx年工作安排。

1.20xx年1月,总结20xx年度行动计划落实情况。

2.20xx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20xx年度情况,部署20xx年工作。对20xx年度母婴安全示范单位进行表扬,在全国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3.20xx年3-12月,医疗机构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督导检查,推动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发现先进典型,挖掘一批母婴安全示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对示范单位进行宣传报道。

(三)20xx年工作安排。

1.20xx年1月,总结20xx年度行动计划落实情况。

2.20xx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20xx年度情况,部署20xx年工作。对20xx年度示范母婴安全示范单位进行表扬,在全国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3.20xx年3-12月,医疗机构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督导检查,推动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发现先进典型,挖掘一批母婴安全示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对示范单位进行宣传报道。

4.20xx年10-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母婴安全行动计划3年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推进母婴安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六、行动要求

(一)细化落实行动措施。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夯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确定部分重点联系医院,强化督促指导,定期了解工作进展。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要建立重点联系单位制度,督促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切实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

(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委管医院要发挥“国家队”表率作用,省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要发挥区域“龙头”作用。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深入挖掘、树立先进典型,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根据各地推荐的示范单位,遴选出一批全国示范单位组织系列报道,供各地交流学习。

(三)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质量管理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