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91—9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数学活动,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用具:
长方形、正方形、小圆形纸片、大圆形纸片若干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学具。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1、说一说
说一说大圆片是怎么分的?介绍分数的读法、写法。
2、折一折
(1)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并想一想,你是怎么折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想一想
(1)你认为在1/2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2”又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交流(3)练一练
4、试一试
(1)学生试着说出几个像1/2这样的几分之一的分数。(2)学生试着折出一张纸片的1/4,并涂色,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5、做一做
6、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的分数。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情景图,观察、猜测,学生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表示1/2、1/3、1/6的圆片,比较大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
四、巩固提高
说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郊游的时候,小明和小红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原来他们在分月饼,我们能不能帮他们公平的分一分?
生: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生:6÷2=3每人分3块。
师:嗯,你说的真好。我现在拿出四块来分给两个人,怎样分才能公平呢?
生:还是平均分,用4÷2=2每人分2块。
二、师:你说的真完整。我现在再拿出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你说我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还是平均分,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一人分半块,就是每人分一半,这样就公平了。
师:噢,对,你说的很有道理。
师:那么,这半块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分数”。师板书“分数。
师:那么这半块月饼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呢?刚才老师在分月饼时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分了几份?
生:两份。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两份中的一份。
师:对也就是二分之一。那么二分之一怎样写呢?
教学写分数“二分之一”
师:拿出练习本跟着老师一起写: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2”,(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1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1”。(师板书)
三、师:这个二分之一表示的'含义就是,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四、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谁来说一说下面这个月饼是怎么分的?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同桌讨论)抽生回答。
师:唉呀,真厉害。
五、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师:真棒,读的非常正确。
六、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看看下面的图形它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几分之一呢?应该是几分之一,理由。
七、下一个判断对错,运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
八、我出一个难题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九、师:好,请你拿出方形纸下面,,创造一个分数,可以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折出它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等,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来汇报一下?(生折师巡视)
师:大部分同学都坐好了,看来是都折完了,谁愿意把你折的展示给大家呀?(指生展示)
生:我先把正方形角对角折,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我是把这个正方形边对边的对折,就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师:刚才大家的折法不一样,但是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四分之一呢?
生: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1份。
师:对,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第二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平均分成了四份,应该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3教学内容:P107-10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片(学生用)
教学过程:
一、创 ……此处隐藏21673个字……几份要用到分数。
小结: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四)发展与提高(增强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1.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P3501)
在磁性黑板上贴出上面两个图形。挂出后请学生思考1分钟,然后举手表决,是赞成能表示还是赞成不能?
接着先请赞成不能表示的学生说明理由(没有平均分),再请赞成能表示的学生说明理由,老师辅助操作(第1题用移动影阴部分的方法转化成平均分为;第2题用添辅助线的方法转化成平均分为。
小结:我们可以用适当的途径把非平均分的图形转化为平均分的图形,迸而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2.下图中你能用几个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P3502)
学生观察图形特点,找出这三个不同的分数,并说说是怎样找出来的,教师用盖色辅助说明,提问:三个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大小相等)为什么?(都表示相同的阴影部分)
小结谈话:刚才我们得到了一组相等的分数,这组相等的分数还有许多,课后可以通过画图去找一找。
(五)课堂总结
通过教师点题、提问,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
(六)作业:《作业本》第63页(六十)。
(2)认识分母是10、100的分数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例1、例2的学习,认识分母是10,100的分数。
2.会用分数表示几分之几米,几分之几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分母是10,l00的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表示数,(实质上是数形结合较难)
教学准备
人民币若干张、硬币若干枚、米尺等学习用品、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场景,体会意义
1.教师在讲台上陈列了10余种学习用品,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当售货员,把下列学习用品的价格展示在黑板上。
铅笔每支3角橡皮每块2角
作业本每本5角三角板每块7角
铅笔心子每枝5分信封一只8分
信笺纸每张2分......
2.教师在黑板上表明1分=元
1角=元
说明:因为1元=l00分
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
1元=10角
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
3.请每位同学把以上七种学习用品以元作单位写出分数来。
(同桌校对、全班评价)
(二)自学例2,独立填空
1.自学课文第80页例2
2.填好空,并作自我评价。
3.完成“试一试”中的2个题目。3角=(?元)9分=()元。
(三)认识米尺,明确进率
1.教师在投影仪中介绍米尺中的各种刻度、单位。
让学生在米尺中观察:
米尺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分米,可以写作米。
米尺平均分成l00份,每份是1米的百分之一,也就是1厘米,可以写成米。
(为什么平均分为10份,每份是1分米......)
2.以上类推,(可以说是逆推)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写作米。
(四)集体讨论,学习例1
1.全班同学都花2分钟时间看书以及填空。
2.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3.每小组派一名学生把结果报给全班同学听。
4.讨论难点是:57厘米怎么写,......
(五)巩固练习,当场校对
1.完成“试一试”中的4分米=()米,6厘米=()米。
2.集体完成第1一2题。
第1题口答,第2题校对(同桌)。
3.第3、第4题作为课堂练习,由教师指名检查。
(六)课堂小结
总结今大的学习内容及要点,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说出。
(七)作业
1.第5题、第6题。
2.《作业本》第64页(六十一〕。
(3)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3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例3的学习,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且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通过学习明确数形相结合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对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难以理解。
教学疑点:离开图形,和相等,部分学生觉得不可思议。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消除疑虑
1.准备好一张长方形的纸,把这一张纸折成相等的3份,取其中一份涂上斜线(或颜色)。
2.再取一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这一张纸折成相等的4份,取其中的一份涂上斜线(或颜色)。
3.凭直觉把涂斜线的部分进行比较,涂斜线的面积哪一块比较大,哪一块比较小?
4.讨论得出和究竟谁大。
5.体会数的比较必须依据形的大小来确定,领悟到数形结合进行教学的优越性。
6.大家动手操作以后进行讨论,消除“>”的错误概念。
(二)投影呈现,学习例3
1.首先看书本第82页的准备题,并填空。
2.请同学解释剪一剪、画一画的含义。(指名说明)
3.和两个数比较。(凭直觉,让学生自问自答)
4.出示图形和,设问:区别何在“(所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不同,实际意义是相等的)
5辨析:因为1个是10个,所以2个是20个。
(三)巩固练习,掌握技巧
1.先看第84页中的”试一试“。
8题当中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每位学生都思考)3类:第1、3、5为一类;第2、6、8为一类;第4、7为一类。
2.分类以后怎么比较?(就容易比较了)
3.得出结论:
分子分母都不同画图来比较。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则大。
(四)课内练习,独立完成
1.做1一3题。(第一题由老师集体检查对错)
2.第2题由学生同桌校对。
3.第3题全班同学集体评价。
(五)综合练习,课堂作业
1.第4题用投影说明。
2.第5刀题学生在课内完成。
(六)课内小结,选做思考题
1.请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2.选做思考题(第85页)。
(七)作业:《作业本》第65页(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