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时间:2025-07-06 18:11:02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91—9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数学活动,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用具:

长方形、正方形、小圆形纸片、大圆形纸片若干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学具。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1、说一说

说一说大圆片是怎么分的?介绍分数的读法、写法。

2、折一折

(1)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并想一想,你是怎么折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想一想

(1)你认为在1/2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2”又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交流(3)练一练

4、试一试

(1)学生试着说出几个像1/2这样的几分之一的分数。(2)学生试着折出一张纸片的1/4,并涂色,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5、做一做

6、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的分数。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情景图,观察、猜测,学生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表示1/2、1/3、1/6的圆片,比较大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

四、巩固提高

说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郊游的时候,小明和小红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原来他们在分月饼,我们能不能帮他们公平的分一分?

生: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生:6÷2=3每人分3块。

师:嗯,你说的真好。我现在拿出四块来分给两个人,怎样分才能公平呢?

生:还是平均分,用4÷2=2每人分2块。

二、师:你说的真完整。我现在再拿出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你说我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还是平均分,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一人分半块,就是每人分一半,这样就公平了。

师:噢,对,你说的很有道理。

师:那么,这半块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分数”。师板书“分数。

师:那么这半块月饼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呢?刚才老师在分月饼时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分了几份?

生:两份。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两份中的一份。

师:对也就是二分之一。那么二分之一怎样写呢?

教学写分数“二分之一”

师:拿出练习本跟着老师一起写: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2”,(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1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1”。(师板书)

三、师:这个二分之一表示的'含义就是,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四、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谁来说一说下面这个月饼是怎么分的?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同桌讨论)抽生回答。

师:唉呀,真厉害。

五、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师:真棒,读的非常正确。

六、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看看下面的图形它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几分之一呢?应该是几分之一,理由。

七、下一个判断对错,运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

八、我出一个难题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九、师:好,请你拿出方形纸下面,,创造一个分数,可以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折出它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等,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来汇报一下?(生折师巡视)

师:大部分同学都坐好了,看来是都折完了,谁愿意把你折的展示给大家呀?(指生展示)

生:我先把正方形角对角折,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我是把这个正方形边对边的对折,就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师:刚才大家的折法不一样,但是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四分之一呢?

生: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1份。

师:对,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第二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平均分成了四份,应该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P107-10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片(学生用)

教学过程:

一、创 ……此处隐藏21673个字……几份要用到分数。

小结: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四)发展与提高(增强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1.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P3501)

在磁性黑板上贴出上面两个图形。挂出后请学生思考1分钟,然后举手表决,是赞成能表示还是赞成不能?

接着先请赞成不能表示的学生说明理由(没有平均分),再请赞成能表示的学生说明理由,老师辅助操作(第1题用移动影阴部分的方法转化成平均分为;第2题用添辅助线的方法转化成平均分为。

小结:我们可以用适当的途径把非平均分的图形转化为平均分的图形,迸而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2.下图中你能用几个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P3502)

学生观察图形特点,找出这三个不同的分数,并说说是怎样找出来的,教师用盖色辅助说明,提问:三个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大小相等)为什么?(都表示相同的阴影部分)

小结谈话:刚才我们得到了一组相等的分数,这组相等的分数还有许多,课后可以通过画图去找一找。

(五)课堂总结

通过教师点题、提问,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

(六)作业:《作业本》第63页(六十)。

(2)认识分母是10、100的分数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例1、例2的学习,认识分母是10,100的分数。

2.会用分数表示几分之几米,几分之几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分母是10,l00的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表示数,(实质上是数形结合较难)

教学准备

人民币若干张、硬币若干枚、米尺等学习用品、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场景,体会意义

1.教师在讲台上陈列了10余种学习用品,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当售货员,把下列学习用品的价格展示在黑板上。

铅笔每支3角橡皮每块2角

作业本每本5角三角板每块7角

铅笔心子每枝5分信封一只8分

信笺纸每张2分......

2.教师在黑板上表明1分=元

1角=元

说明:因为1元=l00分

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

1元=10角

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

3.请每位同学把以上七种学习用品以元作单位写出分数来。

(同桌校对、全班评价)

(二)自学例2,独立填空

1.自学课文第80页例2

2.填好空,并作自我评价。

3.完成“试一试”中的2个题目。3角=(?元)9分=()元。

(三)认识米尺,明确进率

1.教师在投影仪中介绍米尺中的各种刻度、单位。

让学生在米尺中观察:

米尺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分米,可以写作米。

米尺平均分成l00份,每份是1米的百分之一,也就是1厘米,可以写成米。

(为什么平均分为10份,每份是1分米......)

2.以上类推,(可以说是逆推)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写作米。

(四)集体讨论,学习例1

1.全班同学都花2分钟时间看书以及填空。

2.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3.每小组派一名学生把结果报给全班同学听。

4.讨论难点是:57厘米怎么写,......

(五)巩固练习,当场校对

1.完成“试一试”中的4分米=()米,6厘米=()米。

2.集体完成第1一2题。

第1题口答,第2题校对(同桌)。

3.第3、第4题作为课堂练习,由教师指名检查。

(六)课堂小结

总结今大的学习内容及要点,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说出。

(七)作业

1.第5题、第6题。

2.《作业本》第64页(六十一〕。

(3)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3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例3的学习,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且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通过学习明确数形相结合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对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难以理解。

教学疑点:离开图形,和相等,部分学生觉得不可思议。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消除疑虑

1.准备好一张长方形的纸,把这一张纸折成相等的3份,取其中一份涂上斜线(或颜色)。

2.再取一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这一张纸折成相等的4份,取其中的一份涂上斜线(或颜色)。

3.凭直觉把涂斜线的部分进行比较,涂斜线的面积哪一块比较大,哪一块比较小?

4.讨论得出和究竟谁大。

5.体会数的比较必须依据形的大小来确定,领悟到数形结合进行教学的优越性。

6.大家动手操作以后进行讨论,消除“>”的错误概念。

(二)投影呈现,学习例3

1.首先看书本第82页的准备题,并填空。

2.请同学解释剪一剪、画一画的含义。(指名说明)

3.和两个数比较。(凭直觉,让学生自问自答)

4.出示图形和,设问:区别何在“(所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不同,实际意义是相等的)

5辨析:因为1个是10个,所以2个是20个。

(三)巩固练习,掌握技巧

1.先看第84页中的”试一试“。

8题当中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每位学生都思考)3类:第1、3、5为一类;第2、6、8为一类;第4、7为一类。

2.分类以后怎么比较?(就容易比较了)

3.得出结论:

分子分母都不同画图来比较。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则大。

(四)课内练习,独立完成

1.做1一3题。(第一题由老师集体检查对错)

2.第2题由学生同桌校对。

3.第3题全班同学集体评价。

(五)综合练习,课堂作业

1.第4题用投影说明。

2.第5刀题学生在课内完成。

(六)课内小结,选做思考题

1.请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2.选做思考题(第85页)。

(七)作业:《作业本》第65页(六十二)。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