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时间:2025-07-11 18:11:05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

为了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防汛方针,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强化生命第一的意识,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实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幼儿园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及职责:

总指挥:(查看水情,组织全园教职工,按各自的职责进行疏导幼儿)

广播组:(拨打报警电话,向上级准时通报险情)

疏散引导:(关心各班班主任把幼儿带到安全部位,让各班班主任清点人数并上报)

警戒抢救组:(负责联络工作并组织受伤人员救治工作)

各班负责人:班主任及带班老师分组分别负责幼儿前后快速撤离。

二、幼儿园防洪防汛工作预案:

1、加强对全园师生防汛学问的宣扬教育,通过橱窗、传单等多种形式,把防汛学问传达给每位师生,提高全园师生的防范灾难力量。

2、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常常保持校内交通、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内内简单受淹的地方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对幼儿园园舍墙体、屋面、门窗、电器等定期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和隐患准时整改。坚决封闭幼儿园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亲密留意幼儿园园舍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马上将师生迁移。

4、遇洪水侵袭园舍,马上启动防洪预案,疏散人员和财产,确保师生安全。

5、暴雨洪水过后,准时对园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

6、汛期坚持领导值班和报告制度,幼儿园负责人的手机和值班电话全天开机,确保通信畅通。有特别状况准时向上级汇报。一旦发生险情和意外状况,实行坚决措施准时处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7、幼儿园要组织抢先小组待命,对简单受侵蚀的设备、图书等做好转移预备。发觉特别,立刻整改,坚决把隐患消退在萌芽状态。

8、切实加强预防管理,严防幼儿园重大灾情发生。若因人力不行抗拒发生事故,负责人和现场人员准时实行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疏散时留意事项:

1、依据现场的实情,优先选择最佳疏散线路。

2、全园教职工快速到位,通过广播对被困人员的心情做好组织和引导疏散工作,维护好疏散秩序,防止拥挤踏伤。

3、要清点人数,对救出的人员进行清点,看是否全部救出。

4、水灾严峻的状况下要组织幼儿按原有疏散路线向高的地方转移,集中等候救援。

5、幼儿年龄小自理力量差,加强老师思想道德观念,仔细负责,加强自身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力量。在需要时要有于献身的精神。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2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幼儿园内可能发生的停电事故,合理安排幼儿园管理工作和教学活动,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有力的后勤保障,使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影响,维护幼儿园稳定,特制订本预案。

二、非政府机构:

幼儿园成立停电事故工作领导小组: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措施:

(一)、前期准备工作工作

1、后勤主任会同食堂组长做好食堂停电时所需的物资储备工作。

2、搭载并定期检查停水时的应急照明灯、电脑机房的应急电源。

(二)事故应急处理

1、获得停电通知的,各分管领导必须提早精心安排分管部门的工作,确保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正在使用的'教学设备、照明电源,应立即关掉。

3、电脑机房及各办公电脑必须努力做到随时计算机上安装,防止因停水引致资料遗失。

4、管理资料、教学用资料的打印在有电期间及时安排,不因拖延、停电而影响工作。

5、夜巡人员必须强化夜间巡查,保证财产安全。对报警装置得当管理,努力做到“停水多巡查,发短信及时布防”。

6、幼儿园电工负责停电或突然停电时电源关掉的督促检查。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3

为深入贯彻市、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要站在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狠抓防汛措施的.落实,切实有效的降低和控制大雨、暴雨、雷雨天气所造成的危害,最大程度的减少师生人身伤亡和学校财产损失,保证全体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安全,确保学校万无一失,师生安全度汛,特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如下:

一、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一)防汛工作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

A、组织对师生进行防汛相关工作提示教育,增强防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各种防汛防险工作,防患于未然,保证师生及学校财产安全。

B、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二)指挥领导小组下设5个职能小组

1、疏导保护学生维护学校秩序小组:

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

A、学生在校时间,负责走廊、校园、厕所的巡视,纠正学生不安全行为,指导学生安全躲避大雨、暴雨、雷雨。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的事故和遭雨淋、雷击等。

B、如正是放学时间,负责维持秩序,引导学生有序离校。安全过马路。

C、负责雷雨天气关闭门窗、计算机等用电设备,特殊天气果断采取停课、放假措施。

D、发生暴雨时,要迅速组织学生转移到较高楼层。

E、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上放学往返途中安全保障措施

2、排险清障组:

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

A、检查维修学校电源、电线、电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不因电发生伤害事故。

B、检查校舍有无漏雨、倾斜、垮塌等隐患,及时疏导师生到安全区域躲避。

C、检查清理积水、杂物,及时疏通堵塞管道,保证下水畅通。检查清除有危险的悬挂物及其它因大雨、暴雨、雷雨天气可能造成的一切不安全隐患。

如在师生中发生溺水、雷击等伤害事故启动下列职能组。

3、医疗救护小组:

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

A、在师生中如果发生伤害事故,立即组织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

B、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追踪了解伤情发展动态,随时报告校长。

C、接 ……此处隐藏23094个字……预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抗灾工作,并报告县人民政府。

(2)县领导小组派出技术组,深入灾区调查了解受灾情况,指导灾区开展抗灾减灾工作。

(3)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研究提出支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意见。

5.2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Ⅱ级)应急响应5.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为重大(Ⅱ级)应急响应:

(1)受灾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5—20%。

(2)灾害发生面积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5—50%。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二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5.2.2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Ⅱ级)响应行动:

(1)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抗灾应急工作,向县人民政府报告灾情,申请启动应急预案。

(2)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派出技术组深入灾区调查了解灾情,指导帮助灾区开展农业救灾工作。

(3)研究提出支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意见。

5.3较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Ⅲ级)应急响应5.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为较大(Ⅲ级)应急响应:

(1)受灾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0—15%。

(2)灾害发生面积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5—35%。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三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5.3.2较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Ⅲ级)响应行动:

(1)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会议,分析灾情发展趋势,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灾情动态,由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根据灾区抗灾工作的要求,提请领导小组派出技术指导组,调查灾情,指导灾区救灾工作。

(3)研究提出支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意见。

5.4一般自然灾害突发事件(Ⅳ级)应急响应5.4.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为一般(Ⅳ级)应急响应:

(1)受灾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下。

(2)灾害发生面积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5%以下。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四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5.4.2一般自然灾害突发事件(Ⅳ级)响应行动:

由办公室向领导小组汇报受灾情况,由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向受灾地区派出技术组帮助指导工作。

5.5应急解除当灾害结束,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时,由领导小组报请县人民政府宣布应急解除。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5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事故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及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幼儿园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小自然灾事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上级统一领导下,幼儿园成立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定期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及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幼儿园增加投入,添置相关设备,加固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设施。

5、不乱拉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消防器材,制定幼儿园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地震、雷电、有毒气体等恶劣环境,经请示上级同意,停止教学活动,通知家长配合接送幼儿放学。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幼儿园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7861598)。

2、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责任向幼儿园报告自然灾害事故的隐患,有权向上级反映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务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

1、园长或授权发布紧急撤离、集中的命令,广播室进行反复广播。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操场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幼儿时最后一个撤离。

3、任课教师、班主任应按照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幼儿,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幼儿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幼儿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想照顾,帮助弱小、有病的幼儿最先撤离。

5、门卫听到广播后立即打开大门,主任立即检查通道是否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电话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幼儿园领导,园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值班人员发现发生火灾时,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幼儿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接到报警的人员应立即赶到一线,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应。

9、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10、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