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材料吧,借助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洁家庭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近日,在省妇联持续开展的“豫见美好·最美家庭季季推”活动中,焦虎镇莹莹家庭被评为“绿色低碳最美家庭”。
8月9日,记者采访莹莹时,她和丈夫飞飞正在位于焦虎镇关邓村的玫瑰园除草。
据了解,莹莹、飞飞夫妻20xx年硕士毕业后回乡建成香草种植基地,发展香草种植深加工产业。他们崇尚绿色,拒绝污染,种植的香草从未喷洒过农药、施过化肥,除草靠机械和人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环保内涵。
“他们两个在绿色环保方面特别有办法,用废砖、废轮胎、小木棒、竹子打造了小花园,特别漂亮,我们很受启发。”邻居王思芳说。
在家里,莹莹用绿植代替空气清新剂,净化空气,驱除蚊虫;室内虽没有高档装修,但是很温馨;减少使用和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家用照明全部使用节能灯;随手关掉水、电开关;垃圾分类……具体生活细节上,夫妻俩积极引导女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承优良家风。
“在生活细节上,我们一直坚持绿色环保,希望通过身体力行给身边的人特别是给孩子带来正能量。”飞飞说。
“要节约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莹莹3岁的女儿李可尔用稚嫩的声音说。
“环保节约不仅是一句口号、一种观念,更应当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每个小小的勤俭节约行为,都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少一份破坏、多一份建设。珍惜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首先从我们这个小家庭做起。”莹莹说。
“莹莹家庭荣获省‘绿色低碳最美家庭’称号,为焦虎镇增了光、添了彩,更为广大父老乡亲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号召全镇干部群众向莹莹家庭学习,讲好他们能源资源节约、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家庭文明新风的最美故事,让更多家庭自觉提升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建绿色家庭,共创绿色美好焦虎。”焦虎镇党委书记李吾军说。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2低碳出行、节约用水、改制旧衣……20xx年被评为池州市“最美家庭”(绿色环保家庭)的芳芳一家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构建绿色环保社会贡献力量,树立起勤俭节约、绿色环保好家风。
芳芳是东至县尧渡镇梅山村口胡组村民、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会员,丈夫在环卫所工作。受丈夫影响,芳芳和两个孩子都始终奉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有一天晚上,芳芳全家吃完晚饭坐在一起看电视,一部关于白色污染的专题片极大震撼了全家人的心灵。看到塑料袋、塑料餐盒等虽然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芳芳一家感到应该做点什么。
从那以后,一家人外出的时候,看到白色垃圾,都会主动捡起,集中处理。看到路上被丢弃的各种塑料瓶子,他们也会顺手捡起来,送给拾荒的人。有人开玩笑说:“你们一家人都快要成捡垃圾的了。”芳芳的丈夫却自豪地说:“我们这是为环保做贡献呢!”芳芳一家还把积累的环保知识讲解给邻居们听。在他们的带动下,乡亲们也开始慢慢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芳芳的婆婆懂得裁剪的手艺,经常买些布料,亲手给孩子们裁剪新衣,样式与众不同,生活成本也节约不少。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衣服没穿多长时间就过时了,扔了实在可惜。婆婆就动手改制,长的改成短的,肥的改成瘦的,孩子们从来不嫌弃,乐呵呵地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芳芳的丈夫对环卫工人格外关心,受丈夫影响,芳芳不仅教育两个孩子时时刻刻做爱护环境的好学生,还要把绿色环保理念传播给他们的同学,做到不乱扔垃圾,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芳芳本人还积极参加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开展的与环保相关的志愿服务,她不怕脏不怕累,捡拾垃圾、做好分类。东至县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芳芳积极报名参加协会与县总工会联合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用一名公益志愿者的担当和奉献,努力扮靓村容村貌,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了应有贡献。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3“守护绿色家园,人人有责。如果不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受伤的一定还是我们自己。”海南省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海口绿星垃圾分类服务中心主任林大林是亲友和同事眼中的垃圾分类“宣传大使”,也是大家生活中的环保老师。
20xx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林大林接触到了环保和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对环境污染有了深刻的认识,便下定决心从自身做起,积极带领家人践行垃圾分类和禁塑,传承绿色环保家风,为建设绿色椰城贡献家庭力量。日前,林大林一家荣获海南省、海口市“最美家庭”称号。
集结家庭力量 践行绿色环保
“初来海南,我就爱上了这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小岛。”林大林20xx年来到海口创业发展,与爱人在这里相识相知组建家庭。自海口市全面实行垃圾分类以来,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在自己家里践行垃圾分类。刚开始,家人们并不理解垃圾分类和禁塑工作,他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大家。
“有一次,他搬了两个垃圾筐到客厅,用手将筐内分类错误的垃圾重新分拣。”林大林的母亲韩桂荣回忆说,起初大家都觉得林大林小题大做,“不就是垃圾嘛,这次分错了下次再分对就好了”。但林大林坚持垃圾分类的理念,他向家人说明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全球变暖的危害性,号召家人参与垃圾分类和禁塑行动。
如今,在林大林的号召下,全家人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和禁塑行动,做好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正确分类;购物自带可重复利用的手提袋,尽量不用塑料袋;收到快递后将包装纸箱和塑料袋分开存放,积攒到一定量后就送去废品站。
在林大林的言传身教下,大女儿自告奋勇担当起家里的垃圾分类、禁塑“督导员”,指导家人正确分类垃圾,并承担起将家庭垃圾分类投放至小区垃圾箱的任务。
长期坚持引导 带头示范践行
“不管是垃圾分类还是禁塑,我们都要建立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和意义,所以宣传非常重要。”林大林告诉记者,20xx年,为了长期、有效地守护海口环境,他组织创办了以“绿色星球,共同守护”为理念的海口绿星垃圾分类服务中心,以点滴之力提高大家的环保认知、社会担当和环保情怀。
截至目前,林大林和他的团队积极协助省住建厅等相关单位,开展了线上线下培训500多场,举办线下宣传活动300余场,招募垃圾分类环保志愿者500多名。此外,韩桂荣还作为市民代表配合媒体宣传,在四个区巡回演说,介绍如何在家里简单易行地开展垃圾分类,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经过林大林的长期坚持和耐心引导,许多市民群众和周边邻里都被他带动起来,自发自觉地加入了垃圾分类的队伍。“希望我们家庭能为海口的生态环保贡献一份力量,在人 ……此处隐藏11205个字……作业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全院优秀书记员、先进工作者、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区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员、长安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被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一次,受到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
一、认认真真学习,清清白白做人
自参加法院工作以来,同志能认真学习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法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从不接受当事人吃请、送礼。他常和同志们闲谈说咱是法院的人,你办案子,有一点私心杂念,天平就会倾斜,老百姓都会看清楚,到时候丢的不仅是你个人的人,更重要的是影响法官的形象、党的形象。这些年由于社会不良之风的影响,案子一到法院,托门子、找关系、请客送礼,甚至送现金买通法官,个别法官经不起诱惑,栽了跟头。面对这些诱惑同志拒腐蚀永不沾、两袖清风、秉公办案、一身正气。滦镇街办西留堡村有位村干部是同志的战友,有件涉及他亲属的案子,正好书记员是同志,这位战友自持有战友在还怕什么,审理中同志本可以自行申请回避,但是考虑到此事案情复杂,矛盾尖锐,案件棘手时,他没有推给别人,战友请他出去坐坐,他不去,他对审判员说案子该咋办就咋办,不要顾及情面,最后该案在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依法判决战友亲属败诉。对此战友大为不满,几年都没有理睬同志。同志说战友之情很珍贵,但是我没权让法官撇开法律保情面。后来在同志患病住院期间,战友去看他,握着的手含泪说,我不应该怪你。在同志的身上有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军人、一个人民法官的正气。
二、牢记宗旨,一心为民
要做到案结事了,同志认为,抓调解是最主要的突破口,由于案多人少,审判力量严重不足,他就主动请缨,接受审判员委托,积极参与审判调解工作。他运用多种灵活的调解方式,善于总结案件的主要矛盾和焦点,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当事人消除抵触情绪。放下思想包袱,平心和气地解决纠纷。在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时,同志发现问题的根子在儿媳身上,但儿媳又不是案件的当事人,法院可以完全不理一判了事,但同志却两次赶到她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儿媳被他的行为所感动,愧疚地说:为了我公婆,你们下这么大的功夫,我真不该。最后使这一案件调解成功。由于他狠抓调解工作,作到案结事了。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三、一心工作,不计得失
同志长期工作在审判实践第一线,身在基层工作,他一心扑在审判工作中,克服离家远,不能照顾妻子和儿子的实际困难,坚持吃住在法庭。他立足于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点一滴,用心去干,他记录速度快,每起案件的庭审笔录,都能紧跟庭审节奏,他力求做到字迹工整,内容准确无误,详实地记录,反映整个案件的事实,为审判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详实可靠的.庭审材料。每年经他手记录的案件笔录近200余件。他制作的法律文书规范、严谨、无语言文字差错,判决认定事实及论理得当,令人信服,书记员工作枯燥、繁琐,但他从来没有过怨言。同时,每月他还要做好司法统计报表及报结案工作,对法庭每月审结的案件,他都能及时整理案卷材料,及时认真订卷归档,从不拖拉。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长时间的拼命工作,加之基层条件十分艰苦,伙食又差,他的身体吃不消了。经检查,同志糖尿病病情恶化,出现糖尿病胴酸中毒,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血液病变等病发症。其血糖值为18,最高值为26,高出正常人4倍多。医院大夫严肃地说他这么严重的病情,早都应该住院治疗,面对大夫的批评指责,他却说案件任务重,实在走不开。就在住院期间,原来安排的一起两死一伤的交通事故案件共计3件,为不影响工作,他硬是说服庭长不要更换书记员,说服医生,带着胰导素就近注射,从医院赶回法庭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审理,庭长都难以支撑。法庭调解时为提高效率,他和庭长分头给双方做调解工作,由于他耐心、细致地做调解工作,使该3起案件调解结案,原告对被告说“我已近过半百,痛失独子,不是马同志从医院赶回来,苦口婆心地劝解,我是要把血和你倒在一起的,算了不说了”。晚上8时许,案件审结了,他却连站都站不稳,当事人眼含热泪,感动不已。回医院时,他又拿了5个案件的卷宗,要在医院写审理报告、写判决书。住院期间,他不说病情,却总是操心着案子,医生和病友都说这人真是个傻子,干工作都不要命了。现因其病情严重,一个一百二十多斤的硬汉,却成了皮包骨头,只有七十多斤。
四、一心只为工作,只为别人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4xx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这一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几年,他担任我镇林工站站长,经常不分昼夜的奔赴在森林火灾第一现场,亲自指挥、加入灭火队伍,尤其是在逢年过节,举家团圆的时刻,林工站的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时刻准备着遭遇火情时进行紧急应对。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时,他还主动参与到防洪防汛工作中,遇到大暴雨,整夜巡查,排除受灾隐患。正是因为他的突出表现,年度考核连续多年排名第一。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爱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勤俭朴素,家中贤内助
的妻子齐鸿燕在我镇职工餐厅工作,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个清清白白的乡镇干部,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四、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将儿子党浩然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
在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营造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科学的美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