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反思

时间:2025-11-06 22:35:05
合唱教学反思

合唱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唱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唱教学反思1

教学反馈反思是教师教学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断反思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我们学习的自觉性,与时俱进,还可以激励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途径。合唱教学反思同样对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唱教学过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从学生眼中反思

每当我从学生眼里看自己时,总能了解一些事情、获得一些启发。比如在合唱前总要进行发声练习,并注意呼吸训练和发声练习层次的深入,一节课要解决哪些重要问题,有哪些好的教学思路。在学生眼里总要有新鲜感才觉得有兴趣学习。音乐教学中,新的旋律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挑战。在《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感受乐曲,也就是多听,感知旋律哪些是自己的难点,哪部分一听就记住了;其次再唱谱,老师发现学生共同的难点,再提出自己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这样看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给音乐教学带来了生机,让学生为自己提出了不同的学习方法,为老师提出了更多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这首新曲悦耳动听,节奏比较复杂,旋律婉转悠扬,歌词有时代气息,很容易上口,所以大家学习起来很快。从学生反应规律看,速度快了有些音就唱不到位,因而在开始学习时用较慢的速度循序渐进必然可行,一定要抓住学生急于求成的思想、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学习思路,反思检查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合唱过程中学生把握情感投入是有一定的差矩的,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少,把情感和歌唱融通不是在很短时间就能把握好,只有潜心地引导启发学生,要求学生用自然、流畅、大方朴实的声音演唱。及早地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努力让他们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学习音乐是有很大帮助的.。一起来聆听这首《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吧!

二、从家长的感觉中反思

把自己学的歌唱给家长听,这是合唱队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时才能反映出学生对歌唱技巧方面是否平时在体会、对学习音乐是否有足够的兴趣,然后对症下药,解决努力方向,提醒家长给孩子一定的表现空间,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少批评,这样可以使孩子对音乐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歌唱对中学生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缺乏自信的孩子有很大改善。当一名中学生把《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唱给家长的时候,家长一定会感动,同时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会敞开心扉与你交流。在我的合唱队里有一名学生王丽,她上中学一年级了,生性内向,但很喜欢唱歌,就是放不开,心理在作怪。开始学习唱歌时,不能大胆练习,声音在嗓子里放不出来,声音位置不对。

经过二十天的歌唱练习,纠正了声音位置的问题,内向的性格有些开朗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我每次都鼓励她在学习班大胆给同学们唱,在家给爹妈唱,她进步很快,真的效果太明显了,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她母亲欣慰地说:这孩子最近变化多了,性格改变了很多,回来给我唱歌,心情开朗,还愿意和我交流一些私事。她为我唱《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也懂事了。所以说一首美妙的音乐比语言更容易让人打开心扉。一起来唱这首《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吧!

三、从乐曲知识中反思

中学生合唱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我们也只有从基础乐理知识、节奏型学起,以视唱为主,不忘兴趣培养。在视唱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雅乐简谱技术(一种音乐教学电脑软件)运用到视唱教学与合唱中,冲破弹唱的束缚,有利于中学生在家庭电脑上即兴学习乐曲视唱,起到无师自通的效果。通过这一技术可以让有兴趣而无教师教的学生学习视唱,对练习节奏、视唱、听力更加方便快捷,为普及合唱和提高全民音乐素质提供了广泛的自学空间。这是合唱教学一大突破,也是音乐爱好者的福音。当然,有了这个软件不等于就有了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去运用软件学习,否则只是摆设。所以说学生集体学习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促进激发内心感受。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学生上学期间学习很忙,就用假期这段时间为自己兴趣的提高补充能量,还学会了运用软件技术打谱、练习视唱。她说自己感觉进步很大,老师也感觉到了。她说运用这个软件练习,节奏感好多了,视唱更准确了,老师要求视唱时就要考虑到音乐艺术性,把每只曲子要唱得有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聆听一下教学视唱练习曲,视唱这首《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吧!

四、自我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知道自己的不足,离专业音乐教师差距还很远,比如钢琴弹奏得不够专业、声乐教学水平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等。只有满腔的热情对待教学远远不够,音乐课教学中我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学生面前尽量表现自己的长处,使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感染我的学生。要用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用亲切及幽默感接近学生,利用丰富的情感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用耐心、自知之明来教育学生,让他们也体会到学海无涯、艺无止境的道理;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鼓励他们不断成长、奋发向上、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学习作风。让我们一起演唱好这首《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己感觉到一个好教师就得多反省、多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从每个角度反思,对我教学受益匪浅、启发很大。我想每一名优秀老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让我们都成为善于反思的教师吧!

合唱教学反思2

一、教学设计意图

1.教学内容选择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就是其中之一。《黄河大合唱》是一个大型声乐套曲,全曲共八个乐章,要想在一节课中使学生了解全部内容,教学的可行性太小。所以,本课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依据教学实际,对内容做适当的删减,重点学习其中的《保卫黄河》,对《黄河颂》《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等作浏览性的学习。另外,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和创作背景等内容,要求同学们在课前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同学们的参与和主动的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避免“走过场”的教学过程。此举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大致的把握和理解,并能够带着一定的“问题”或“任务”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2.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并不陌生。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引导他们透过音乐作品,去感受《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点,想象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单一的、空洞的、机械呆板的说教,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 ……此处隐藏8296个字……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

二是倡导算法多样化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对于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既然有的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其道理非常明显,如果是学生们能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最好记、又实用的计算方法,那才是最有用的方法。

合唱教学反思13

南流小学童声合唱校本课程的教学反思

南流小学一直以“务实、创新”为理念办学,为了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从20xx年开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和引导下,我们开始着手开发具有特色的艺术校本课程——《童声合唱》。

合唱是一种易于推广普及的群体性音乐实践活动,它所需要的“乐器”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强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参与合唱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集体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进而更主动的融入的集体当中。正是因为合唱教学这些独有的优势,我们着力开发合唱校本课程。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首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积极踊跃的报名,然后让学生准备一首自己唱的比较好的歌给老师唱,我们进行筛选加入合唱团,依据是从音准、音色、乐感等方面作为筛选依据,之后对学生进行听音模唱的考察环节,由此进行分声部。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我采取慢、稳的'方式进行教学,保证每个学生对视唱练耳、基本乐理等内容掌握的扎实后再进行练声和学歌曲,歌曲以二声部作品为主;最终我会以强化音乐基本素养为最终目标,以鉴赏为主。

在编撰课程具体内容时,我们参阅了大量的合唱文献和优秀的合唱曲集,拓宽曲目选择渠道,同时突出经经典性、循序渐进、注重德育渗透、面向全体、突出学校特色,这五条原则。使得的整个合唱校本教材,不仅科学严谨,而且更具特色。

合唱教学反思14

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合唱教学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歌唱,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在音乐课堂中我也侧重了合唱方面的教学,在排练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

1、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差,歌唱基础、合作能力和发声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各不相同。

2、在二声部合唱歌曲中第一声部的.旋律通常是主旋律,旋律比较流畅,音区较高,学生易听、易唱、易学、易记;而第二声部往往正好与此相反,学生就出现了畏难情绪。

3、学生对于合唱的概念十分淡薄,甚至误以为合唱就是齐唱,或者出现一、二声部相互喊唱。缺乏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成功经验,因而兴趣不高。

针对上述原因,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

合唱各声部不是搞比赛,不是看谁唱得响、唱得突出,而是相互烘托,追求音乐整体的和谐。应培养学生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自觉判断的能力:

(1)个人演唱是否干扰了整体。

(2)个人演唱是否衬托了整体。即个人演唱的方式与情绪是否与音乐整体相符合。

2.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与动力,歌唱的呼吸不同于人的自然呼吸,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安排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曾有专家论述“不会呼吸的人就不会歌唱”,由此可见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吸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采用他们能完全理解并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

3.培养唱谱能力。

小学合唱里的歌词大多只有音高上的区别,词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很容易把声部混淆。但由于合唱各个声部的唱名不同,相互比较容易分辨,所以应在学生掌握歌谱以后再教唱歌词。在唱谱的过程中解决学生的音准、节奏、快慢、情绪等问题。

4.音准和节奏的训练。

合唱的音准问题较为复杂,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地掌握副旋律的音准和音程。克服这一困难首先应保持良好的姿势。同时利用钢琴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

5.“先难后易”和“平行”教学。

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往往是先入为主。特别是对其所熟悉歌曲的第一声部易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对此,可在教学之初暂把第一声部放在一旁,先教第二声部,待学生对第一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教第二声部。如合唱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这首歌曲,在教唱前学生很可能早已熟悉它的第一声部,但对于第二声部却相当陌生,此时可教第二声部,待他们完全唱准后,这两个声部能直接结合起来。

合唱教学反思15

这个月的时间过的很快,在孩子们的合唱排练中度过

从接到艺术节合唱节目排练的任务后,紧张的节目排练随之拉开了序幕,要让每位幼儿都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排练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些孩子早已动作娴熟了,但有些孩子却还是有些“笨手笨脚”“不知所措”…… 于是一遍、两遍、三遍……我便忍不住开始埋怨,责备孩子,“这么简单的动作你怎么老是做错”、“要学会听音乐,跟着节奏跳”“唱歌要有表情”……使自己陷入了消极的情绪中,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训斥而表演得越来越好,相反,“我不想唱了”、“我累了”“我要休息一下”的心声不断冲进我的耳朵,这样下去怎么行?于是我开始反思起来。“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排练了?’带着这个问题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了我和孩子们新的排练活动。

在排练中,我始终心平气和,摆正心态,学会客观地看待每一位幼儿,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释怀了,多了份理解,少了份责备。

在孩子们在练习几遍有些累了的时候,我在他们休息的时候继续放音乐,让他们在休息的`时候自然而然感知音乐的意境;

在排练中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你的动作很漂亮”、“你的笑容很美”、“你的动作很到位”、“你的节奏很准确”“你学得很认真”、“你今天比昨天唱得好”……努力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会成为大家的闪光点,那么我们的活动就会闪闪发光!

除了口头表扬,我还在排练的过程中对有进步的孩子及时的给予表扬、鼓励,激发自信心。适时、适当用小礼物做为奖励,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会起到润滑的作用。比如幼儿喜爱的贴贴纸、小星星等,在每次排练结束后对有进步的、表现突出的孩子给予适当的奖励,并要求幼儿把小礼物藏起来,到演出结束后看看自己得到了多少奖励!

合唱迎检的时候,孩子们满脸微笑,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时而恬静优美、时而欢快愉悦,赢得了领导的阵阵掌声。

在掌声中,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幅幅得意劲,涌在心头的只有一句话:“孩子,谢谢你,你们真的很棒,你们是老师的骄傲”。

孩子们在这次排练中付出了努力与不少辛酸,作为老师看着他们这么辛苦的排练内心充满感动和感激。除了感动之外,我还要把这次排练的心得永记心中,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想办法让孩子们快乐学习,用尽各种办法诱导孩子学习,就像引诱鱼儿上钩一样。切忌用羞辱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合唱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