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备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备应急预案1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公司及各单位起重机械、叉车和气瓶等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司实际,特制订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GB/T29639—20xx《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特种设备安全法》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
(四)工作方针与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工作。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统一领导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各部门、职工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特种设备事故类型
本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包括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叉车事故和气瓶泄漏或爆炸事故。
(一)起重伤害事故
1、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机械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等事故。
2、在起重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有常见的起重机械事故有:
挤压、高处坠落、吊物坠落、倒塌、折断、倾覆、触电、撞击、出轨等,包括:
1)塔式起重机事故或由于倾覆、折臂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2)施工升降机事故或由于倾覆、坠笼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3)物料提升机事故或由于倾覆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4)电动吊篮由于事故或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5)起重机司乘维修人员的高处坠落事故。
6)起重机械作业中挂碰电网造成的触电事故。
7)起重机倾覆、吊钩吊物(含吊装的设备)脱落或失控坠落、起重臂和杆件断裂坠落、施工电梯等造成的起重伤害事故。
(二)叉车伤害事故
1、是指在本单位内使用叉车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
2、叉车因其司机视线盲区多,叉起重物时严重影响司机视线。且其传动机构、工业广场作业环境复杂,对司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突发性事故较多。
1)司机视线盲区或刹车失灵导致叉车碾压人员事故。
2)传动机构失效或所载重物重心不稳导致重物滑落事故等。
(三)(氧气、乙烘、燃气、丙烷等)气瓶事故
1、爆炸:气体从压力容器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气体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装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2、火灾:由于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遇到点火源,可造成爆炸或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氧气中毒:因储存、保管、运输不当,或遭遇其他突发事件,造成贮存容器及其附属装置损坏,导致泄漏。
三、特种设备事故原因
(一)起重机械事故原因
1、操作因素主要包括:
1)操作人员未按规定佩戴人身安全防护用品。
2)起重司机或起重指挥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或擅自将起重设备交给他人,造成起重伤害事故。
3)吊车司机、维修人员身体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安全防护不当。
4)吊装作业无专人或非法指令。
5)违反操作规程,如超载起吊,危险区域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驾驶员未按规定使用限重器、挡块、制动器,或未按规定返回、锚定,造成超载、过卷、脱轨、倾覆等事故。
6)起重机械在起重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到位、操作不当、指挥信号不清、安全意识差、自然环境差,容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7)多台起重设备在同一轨道运行时,由于监控可能发生碰撞。
8)吊装作业过程中,若因吊装物绑扎松动,吊装高度不够,导致物体坠落,可能会发生碰撞、挤压,可能导致吊装设备倾覆。
9)指挥不当、动作不协调造成碰撞。
2、设备因素主要包括:
1)吊索失效,如因吊钩、抓斗、钢丝绳、网等损坏导致重物坠落。
2)起重机械或施工电梯过载保护、平衡轴强度不足、无防解耦装置、吊索、索具选用不合理、制造、安装缺陷等安全装置失效。
3)由于起重机械的控制系统或安全装置失灵而引起的事故,如由于制动装置失灵而引起的重物撞击、夹捏等。
4)起重机械吊钩磨损,绳索磨损断裂,刹车磨损,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伤害事故。
5)露天作业碰触高压线,驾驶员碰触滑动接触线,电气设施漏电,或升降钢丝绳碰触滑动接触线,造成的。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1)雷电、阵风、龙卷风、台风、地震等强烈自然灾害造成的脱轨、倒塌、倾覆等设备事故。
2)因场地拥挤无序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3)工地地面不平整、不塌陷,导致起重设备倾覆,造成人员伤亡。
4)亮度不足、挡住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
(二)叉车事故的原因
1 、叉车对驾驶员的视力有很多盲区,严重影响驾驶员在叉取重物时的视力。
2 ……此处隐藏28385个字……处理,抢险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组织应急处置物资、装备、抢险队伍、消防、医疗、后勤保障等及时到位,负责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汇报情况。
(3)状态控制小组
组长:出险主要负责人
成员:项目技术、安全、消防、保卫等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突发危机事件的前期状态控制工作,在第一时间对应急现场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及预防措施,及时向应急协调小组汇报现场状况,在现场指挥小组赶赴现场后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项目部各部门、机组、队实施应急处置时的主要职责
(1)生产管理部:负责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
负责提供应急处理时所需相关的技术建议和事故险情处理方案的设计和技术指导;负责应急物资的组织、储备及管理工作;调动项目部内部资源,负责应急过程中应急物资的供应及保障;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负责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汇报情况,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理工作;组织事故调查,参与事故处理;
(2)质量技术安全部:负责组织应急现场及周围区域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环境污染调查和处理;
参与应急预案处理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负责指导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各类安全管理、监护监控,应急物资监督管理;组织事故调查,参与事故处理。
3、综合保障部:负责向地方政府、上级汇报和向相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组织收集有关资料。
4、HSE安全:负责应急处理中消防队伍、器材、设施管理;负责组织应急现场的警戒、设置警戒线、灭火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人员疏散、治安保卫、道路管制及车辆指挥工作;负责消防物资及消防队伍的调动;负责组织火灾、爆炸、化学危险品、放射物品等事故调查,与地方公安部门协调处理事故。组织安排参与抢险处置工作。
5、物资供应:负责应急物资的组织、储备及管理工作;负责应急过程中应急物资的供应及保障。
6、后勤:负责重大群伤群亡、中毒、突发疫情处理方案的制
定,组织医疗卫生力量现场控制事态的扩大及蔓延,组织、协调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受伤人员的就近抢救,收集、汇报伤员救治情况。
凡属业务合并的部门和岗位,其职责随业务转移到新的部门和岗位。
三、事故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事故险情由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由组长签发启动令(组长不在时,按照职能替代原则执行)。
2、事故险情报警程序:
发生突发危机事件后,第一发现人应按照以下程序报警:
(1)项目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程序:
涉及三级以上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中毒、群伤群死事件报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外部报警电话:110、119、120
(2)项目现场人员第二时间报警程序:本项目现场负责人。
(3)项目部第一时间汇报程序: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
⑷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签署《应急状态启动令》(见附件1)后,四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应急处置指挥部通知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向指挥部集中。
四、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特种设备事故的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五、应急响应
《应急状态启动令》签署后,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立即成立现场险情应急指挥、险情应急协调、险情应急状态控制等三个小组。险情应急协调小组立即通知各应急部门、项目进入应急状态,并按照掌握的现场资料制定应急组织方案报请应急处置指挥部批准,协调各类应急资源赶赴现场,通知出险相邻单位做好应急援救准备。
应急状态启动后,现场指挥小组立即出发赶赴现场,期间因路途通讯障碍,由应急协调小组负责协调指挥。
现场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分为三个组开展工作:
险情控制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任组长,状态控制小组并入险情控制组,组织开展险情控制工作。负责危险区无关人员撤离、伤员抢救、警戒线设立、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上报和实施,组织实施控制方案,组织应急抢险处置行动,采取应急措施,并防止处置过程中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负责险情排除后的应急现场清理;并负责向指挥部汇报现场处置进展情况。险情处置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指定组长,与相关部门和出险项目组成险情处
置组,在险情控制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险情处置组应从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抢险突击队等六个方面组织现场处置。
后勤保障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指定组长,与相关部门和出险项目行政主管领导组成后勤保障组,在险情控制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物资调动和外协单位的紧急情况介绍、请求(要求)以及现场引导、受难者安置、生产及生活恢复等工作。
各应急小组要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协调小组安排任务的进展状况。
第八条险情发生后,应急协调小组有权调动项目的所有人员、物资。
第九条《应急状态启动令》发布后,进入四级应急状态,各应急小组要立即检查本项目资源状况,以备项目应急处置紧急调用。全体干部、职工都有义务为抢险处置献计献策、提供帮助。
第十条灾害险情得到控制,险情区人员生命和财产脱离危险,危害完全解除,视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由应急总指挥签署《应急状态解除令》(见附件2),下达四级事故险情应急解除命令。
第十一条项目事故险情应急处置预案
项目事故险情预案启动后,可以请求局、公司、项目部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技术专家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参与现场抢险。项目部应急办公室负责与项目请求支援事项的调派与协调。
第十二条在具体预案执行过程中,需同时启动两个或两个以上预案的,以事故(事件)的本发状态预案为主预案,其它预案
可作为从预案,但必须服从主预案的统一协调。
第十三条各部门、各机组应确保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处置、通讯方式联络等装备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小组成员电话号码改变后,必须立即报应急中心登记)。
第十四条相关部门、项目、岗位为确保本应急援救预案的有效实施,应根据应急职责,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
第十六条本应急处置预案由项目部制定,审报七分公司批准并实施。
第十七条本应急处置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本应急处置预案由本项目技术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