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时间:2025-07-20 15:59:05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1

一、启动条件:

我市及周边市县产生破坏性地震或学校所在地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立刻启动本预案。

二、地震应急机构:

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破坏性地震产生后或临震地震预报发布后,领导小组立刻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学校操场讲台,组织领导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以下:

组长(总指挥):在场学校最高领导副组长(副总指挥):其他在场校领导

组员:总务处、卫生(保健)室、保卫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老师等

三、处置程序:

地震产生时,一样相伴隆隆的地声、地光及地面振动,从地震产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一定要冷静冷静,不要惧怕忙乱,更不要无目地乱跑,必须在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展开应急避险。

(一)震时室内、外避险(就近避震)

听到地震警报后,处于教学楼内的师生立刻停止教学活动,教师告知学生不要忙乱,并指挥学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边,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

在操场或教学楼外其他地方的师生,应当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躲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二)紧急疏散避险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不有较大的余震产生,应当立刻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路线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形预先设定。集中地应挑选坚实、平整的'开阔地,在操场等。

有电时广播发布疏散信号,停电时用喊话器或哨声发布疏散信号,全部师生听到疏散的信号后,立刻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1、要有顺序地疏散,从就近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内相互拥挤,避免跌倒。

2、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3、疏散进程中,行动要迅速,但是应当排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要争先恐后、忙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进程中,可以用书包、双手等护头,以防被砸伤。

5、疏散途中尽可能不要穿过建筑物,要尽量躲开建筑物和电线。

6、全部学生撤离到操场后以班为单位按升旗仪式队形排好队后,各班班主任应立刻盘点人数并报给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向组长(总指挥)报告。

四、次生灾害的处理:

震后次生灾害主要是伤员和火灾。学校若有伤员和产生火灾启动以下程序:

1、副组长迅速拨打120和119求助。

2、立刻组织队伍抢救伤员。止血、包扎、简单处理创伤。骨折的伤员要固定伤口,不要轻易搬动。

3、学校义务消防队立刻集中,消防官兵未到之前,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尽量组织灭火,减少缺失。

五、其他: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的命令、指导,通过电话、口授、会议等情势转达各种命令、指导。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老师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顺爽利实。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2

一、“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区坚持防震减灾“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为依据,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和工作体系,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一是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区防震减灾工作从无到有取得了明显进步,年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区《地震应急预案》,加强了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增加了地震工作人员编制;2009年,制定下发了《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规范了地震应急检查制度,建立完善了防震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全区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是监测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狠抓“三网一员”体系建设,地震宏观测报网、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络不断完善,观测员业务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区已建成7处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点,地震监测、地震速报和前兆信息监测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完成了区地震监测台,并纳入国家地震观测台网。

三是抗震设防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全市率先实现重大工程地震安评全覆盖,“十一五”期间,我区共对9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评价结果进行了抗震设防,保证了重大建设项目的抗震安全。积极开展中小学校校舍安全排查,认真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王村镇苏李村新村被确定为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大街街道和平社区被评为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四是地震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各级各部门和人员集中场所均制定(修订)了地震应急预案。组建了200人的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成区人民广场和政务中心广场2处应急避难场所,遇灾可安置15万人。

五是防震减灾宣传进一步深化。以青少年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为基础,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不间断、多形式的开展防震减灾宣传,累计建成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2所,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5所,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不断增强。

二、我区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区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震减灾意识不强。部分部门、单位和群众对地震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我区是平原地区,不会发生大地震,存在一定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民众防震减灾意识还较弱,缺乏自我防护与自救互救技能训练。二是防震减灾设施落后。地震监测、地震应急、通信、交通等方面设施相对落后,防震减灾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已建的应急避难场所缺乏必要的功能和物资储备。三是城区住房风险较高。国内外城市直下型地震经验表明,在地震中沿活断层一线的建筑物破坏最重,甚至许多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设施也未能幸免。我区城区很大部分民居建筑建设时间较早,房屋抗震设防标准低,有的房屋就建在断裂带两侧,一旦发生直下型破坏性地震,后果将不堪设想。四是农村民居抗震设防不到位。农村房屋缺乏规范管理,绝大部分的建筑特别是偏僻农村的建筑未经正规设计与施工,没有考虑抗震设防问题,农村民居抗震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五是人才建 ……此处隐藏17677个字……>

(一)积极开展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活动:

一是我局与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首次在孝泉中学召开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经验交流会;

二是在地震系统召开了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座谈会;

三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整个活动期间电台、电视和报社共报道55次。

(二)在校园、街道普及防灾知识。在学校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活动,在街道、社区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一条街”宣传活动,分发宣传资料上万份。

五、不断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一)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组织修订《德阳市地震应急预案》、《德阳市防震减灾局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德阳市防震减灾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地震应急预案》《德阳市防震减灾局地震应急工作方案》、《德阳市防震减灾局地震现场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德阳市地震灾情速报工作实施细则》、《德阳市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制度》。根据市政府办了《关于做好公共场所地址应急预案建设的通知》精神。2月25日,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召开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工作联席会议。对各县(市、区)防震减灾局、市级有关部门、14个公共场所试点单位公共场所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进行了安排,目前已有8个单位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

(二)加强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举办社区“响应人”培训。

一是在城南社区举行德阳市志愿者应急救援队应急装备的移交等仪式。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配备了40万元的.装备,提升了应急救援队灾害处理能力。

二是与旌阳区防震减灾局共同主办了德阳市城市搜索救援社区“响应人”培训班,培训了包括灾情形势评估及信息处理、灾情现场管理、搜索技巧及现场实践、基本救援技能及现场实践、医疗急救基础、现场实地综合演练等课程,提高了应急响应人员的防灾救灾意识、能力。

(三)开展经常性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一是以校园为重点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通知》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和应急避险演练纳入常态化管理。

二是指导各县(市、区)学校举办了学校地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上半年各类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共计460次。

三是指导公共场所、机关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先后在洋洋百货股份公司、罗江交通局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检验了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能力。

六、完成《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我局组织编制的《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于去年12月完成,并于今年2月提交市政府六届七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实施好《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我局成立了实施《德阳市“十二五”规划》项目领导小组,落实领导,明确了职责。今年我们争取省局支持持,在清平中央断裂带新上前兆手段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七、灾后重建项目加快推进

(一)地震监测隧洞目前进入挖掘程序,其他辅助设施工作正在进行。

(二)德阳市金河地震台监测用房项目于3月10日进入现场施工,预计7月底全部交付使用。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1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保障师生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建立健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长效机制,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原则,在学校布署下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确保我校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二、总则

为确保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条例》和中心小学相差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三、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xxxxxxxx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领导下组织实施。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挥全校防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稳定。

四、临时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4、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5、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五、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县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领导小组人员立即赶赴学校,成员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学校集结待命。

2、各班主任在组长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班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各层负责人有序指挥、疏通,将学生转移到中心广场,灾情稳定后在共同将学生转移到操场。

三层负责:xx

疏通人员:xxxx及五六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

疏通安排:六年级从东楼梯口下楼(xx协助班主任)

五年级从西楼梯口下楼(xx协助班主任)

二层负责:xx

疏通人员:xxxx及三四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

疏通安排:三年级从西楼梯口下楼(xx协助班主任)

四年级从东楼梯口下楼(xx协助班主任)

一层负责:xx

疏通人员:xxxxxxxx

疏通安排:班主任在前门疏通前两排学生,疏通人员在后门疏通后两排学生将学生安全转移。

学前教学区负责:xx

疏通人员:xxxx

疏通安排:由石老师统一负责xx老师前门疏散前两排学生,xx老师在后门疏散后两排学生并将学生安全转移。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统计和掌握本单位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本预案从20xx年11月5日起施行。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