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我国新课标要求,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处理、表达和交流。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内容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等。 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图像处理、编程等。
2、信息素养与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法律法规、网络素养等。 创新实践: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创意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将学习任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项目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
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
2、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如项目作品、编程作品、解题报告等。
3、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同时开展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六、教学资源
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教学资源:
1、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案例和实践项目。
2、数字化教材:采用多媒体教材,生动展示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软件与工具:运用教学软件与工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实体教具:如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
7、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师应关注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学目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即教材)分析
《建立个人博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版下册第21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上的新授课,是重新认识、使用网络的新窗口,同时也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后的又一同类型的网络新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了解博客的概念,会在网上浏览博客的相关信息,并且运用博客、电子邮箱、网上论坛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学会注册博客、发表日志,对于学生进行网路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以小学六年级(3)班为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开阔,好奇心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字录入技能和网络操作技能,而且较之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次数也较多;在课堂上,他们踊跃积极,团体合作能力较好。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该班9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和电子邮箱,并且部分同学还经常上网装扮自己的QQ空间和进行网上偷菜,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了解什么是博客。
(3)建立个人博客,学会在自己的博客上面浏览信息,发表日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搜索查找关于“博客”的信息,查看中国青少年雏鹰网上的一些博客,从而初步了解“博客”的概念。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结合分组教学法和演示法,让学生完成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并且掌握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好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建立个人博客(网上个人家园)的欲望。 (2)倡导学生健康文明地上网。
4.行为与创新
(1) 培养学生文明使用博客进行交流的道德观。
(2) 能主动思考如何将博客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意识和个性化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网络获取关于“博客”的信息,初步了解什么是博客。
2.实现知识的迁移,学会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并能在上面浏览信息和发表日志。
处理方法:带领学生浏览“百度字典”,并简单介绍介绍用百度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进入博客留言,
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难点:
(1)学生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
(2)注册过程中的字母大小写问题及注册后要到电子邮箱中进行确认,才能完成个人博客的建立。
处理方法:对于接触网络不多的,并且没有电子邮箱的同学,主要通以个别指导为主,尽量让他们拥
有自己的 ……此处隐藏21799个字……片,然后单击出现的“插入剪辑”按钮,文档中插入点处就会出现所选中的剪贴画,关闭“插入剪贴画”对话框,完成剪贴画的插入。
(说明:这一过程讲授、演示、练习相结合。教师讲解完毕后,由学生自己上机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答疑,发现好的要及时表扬。)
可是这时的图片尺寸大小以及位置可能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如何对插入的图片进行进一步的设置,下面进行:
第四步:设置图片格式
提出明确的要求:给所选图片设置合适的大小及位置,并将图片衬于文字下方。
师:根据“先选中,后操作”的原则,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找出设置图片格式的几种方法,最后小组选出代表,在教师机上演示,说明操作步骤。
最后由教师作总结发言:
师:同学们刚才总结得很好,这充分说明了团结协作、互相交流、讨论是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很好的方法。下面我对刚才的问题总结如下:
我们可以单击图片,图片的上下左右四条边和四角上出现8个小方块,我们叫它尺
寸控制点,移动鼠标,使鼠标处于其中一个尺寸控制点时,鼠标指针就变成了双向箭头,然后我们沿着箭头的方向拖动鼠标,就能改变图片的尺寸大小了。现在我们要把调整好大小的图片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单击图片,把鼠标指针放到图片上,使指针变为十字形箭头,按住左键拖动鼠标,图片随之移动,到了目的地后松开左键,就移动图片到了所需位置。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很多,归纳如下:
方法一:选中要设置的图片,执行“格式”、“图片”,调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方法二:在选中的图片上方点右键,单击“设置图片格式”选项。
方法三:在选中的图片上方点右键,单击“显示‘图片'工具栏”选项,(说明:对这两步采取这种学习方法的原因是,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计算机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的精神。)
第五步:插入文本框
(说明:这一步比较简单,先由教师向学生讲清文本框的含义、分类和作用,而后稍作提示,由学生自主完成输入“乘风破浪”文字的操作。)
师:至此,一张向老师传递祝福的电子贺卡就初具规模了,老师也为你们的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可是,请同学们仔细考虑一下,我们现在做出的来的这张贺卡和我给大家展示的贺卡样例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能说一下吗?
生:船帆上的“乘风破浪”文字的形式不一样。
(说明:通过以上的简单的启发引导,自然地引出最后一个学习的问题:插入“艺术字”。)
第六步:插入“艺术字”
师:可能同学们已经注意到了,在我们学习插入图片的时候,在“插入”、“图片”中,有一个选项“艺术字”。
(边讲解边演示)
插入艺术字
选择“插入”菜单,鼠标移至“图片”菜单项,在其下级子菜单项中单击“艺术字”,出现艺术字库对话框,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单击“确定”按钮出现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输入要作为艺术字的内容,确定后可插入艺术字。
用艺术字工具栏编辑艺术字
介绍艺术字工具栏的各项功能
设置文字环绕方式,并观看几种不同环绕方式的效果
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和大小
介绍艺术字四周八个控点的作用
使用快捷菜单设置艺术字格式
选定一个对象后,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菜单项,也可以修改艺术字的格式。
师:请同学们将“乘风破浪”四个字,以艺术字的形式插入到图片当中去。
(说明:让学生自行设置,老师巡回指导,纠错答疑。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室将完成得出色的同学的成果向全体同学展示、评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最后,由师生一起对本节课作总结回顾:
师:请同学们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了些什么?
生:插入图片、改变图片大小、位置、绕排方式、插入艺术字等。
同学们,今天掌握的这些操作能使我们制作的贺卡图文并茂。实际上,不仅贺卡需要图文并茂,我们平时为班里编写的班报、电子报、写给朋友的信也可以图文并茂,这样会更有吸引力。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使我们的生活也能“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别忘了把你们这堂课亲手制作的贺卡在过教师节的时候送给
自己最敬爱的老师,送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
教学后记:
1、这一课是在学习了Word中对字符和文档的基本操作之后,对学生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学会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依据学生喜欢通过“动手”活动进行学习、喜欢多种刺激同时作用的学习、需要经常受到鼓励和安慰、喜欢与同龄学生一起学习等特点,采取了以重自主、重环境、重实践、重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和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图片的插入和图文绕排方式的设置。
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和相互交流的氛围,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可以通过耳机和麦克风跟同学和老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结合生活实际(教师节将至,我们要给老师送上学生最真诚的祝福),提出任务,并且通过实例的展示,将所要讲授的内容隐含在这一任务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实践中亲自去探索、去体会的机会:制作一张贺卡,并告诉他们可以利用所有他们掌握的知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也可以在监视的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学生制作完贺卡后,对其中的若干精美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析,并对利用教学软件监控时发现的学生操作中的问题提出来讲解。总结时再次回顾这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节课除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还给学生提供了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构思各自作品的蓝图,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不少学生不仅插入了剪贴画,还举一反三插入了艺术字和自选图形。还有一些学生为了使画面更漂亮,还为文档设置了艺术边框,在展示这样的作品时,请作者为同学们作示范操作,于是大家对这一非课本内容就会记忆深刻了。
信息技术是一门创造性思维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学边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学到某种应用软件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掌握了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2、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一个是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在讨论时也应多给机会和时间。二是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三是在给学生以鼓励的时候,形式过于口头化和表面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如采用播入一段音乐,一个电子贺卡,一个搞笑的FLASH动画等,可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同学们的兴趣。